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缩短约19个月
机器轰鸣,吊塔林立。日前,海南日报记者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看到,体育馆、教学楼、生活区等项目按照既定计划进场施工。前期手续和施工建设同步推进,体现了试验区“五位一体”园区成片开发流程再造新模式的显著效果。这一创新做法,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缩短约19个月,也因此入选了海南自贸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
省教育厅厅长、试验区管理局局长曹献坤介绍,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早期收获的重要平台和先导性项目之一,试验区承担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试验田、压力测试平台和集中展示窗口的重任。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寄予厚望,提出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基本建设和办学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招生。
但是,园区成片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房建、公路、桥梁、园林绿化等若干单体项目,每个项目前期工作都分为规划编制、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等4个阶段,每个阶段又都涉及多个服务采购环节。由于试验区单体项目工程总投资相对较大,每个服务采购还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服务单位。按照传统做法,每个服务采购一般要耗费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试验区创新整合规划、课题、勘察、咨询、设计等工作,统筹运用“特别极简审批”,快速推进试验区建设。
试验区管理局筹建工作组成员刘明介绍,该做法有3方面创新。一是创新了前期工作“一体化”采购模式,将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二是对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并联”式操作;三是发挥中标企业联合体“内部协同”关键作用,把不同职能部门、建设主体和服务单位之间的“外部沟通”,转化为中标企业联合体不同团队之间的“内部协同”。
“这一模式,大大缩短了项目从规划编制到动工的前期工作时间。”试验区管理局规划建设部部长周聪介绍,试验区2019年11月底确定了概规中标单位,次年4月就完成了控规批复和首批9个项目的可研批复,9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中标企业联合体从规划编制到施工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创造了园区成片开发的‘自贸港速度’。”
效率的提高,只是“五位一体”园区成片开发流程再造新模式的成效之一。这一模式还有效减少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出,服务费用由单项收费变为“团购”收费,并在国家标准下浮11%至26%。一方面对参与竞标企业联合体的要求显著提高,使得企业内控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将上百次服务采购招标,合并为一次服务采购招标。
负责试验区开发建设的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淑和补充,新模式还有利于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这一做法改变了传统的“控规指导修规,修规指导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模式,在修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控规编制团队修改完善,在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修规编制团队进行完善,利于提高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协调性、一致性和互补性,提高了规划和设计成果的准确率。
周聪说,下一步,试验区将通过转换经验,推行“融资+施工”一体化模式、全过程咨询管理一体化模式、事中事后一体化监管模式等做法,探索创新、高效、节约、务实的园区治理模式,力争实现工程建设领域的“零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