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平:推广科学施肥 发展绿色农业
刘平(左)做客“两会E访谈”。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韦茂金 摄
■ 本报特派记者 李磊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促进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
近日,就如何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海化学海南基地化肥二部总经理助理刘平做客海报集团“两会E访谈”,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采访。
发展绿色农业
需要科学施肥
记者:您作为化肥行业的从业者,一直以来都在和化肥打交道,请您介绍一下您本次带到两会上的建议。
刘平:农作物的增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工业的支撑。如今,国家对农业生产绿色、优质、高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施肥方式还是传统粗放的,不适当的施肥现象还普遍存在。此外,以尿素、磷酸二铵为代表的传统单质肥料越来越难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因此,为提高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降低施肥量,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化肥生产、使用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民以食为天,农业面源污染关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平时人们较多地关注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却忽视了一些因为滥施肥、乱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国家加快肥料增值改性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强政府对增值型化肥的推广销售扶持力度,提升单质肥料利用效率;同时通过物化现有科学施肥技术,组建国家级农化服务团队和智能配肥网络,根据土地需要的元素进行施肥,减少化肥营养元素过剩对土地造成的污染,节约种植施肥成本。
做好测土配肥
减少农业污染
记者:您所说的“根据土地需要的元素进行施肥”,是否是指推广测土配肥这项工作?
刘平:是的。所谓测土配肥,就是根据对土壤营养元素进行测量,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让作物充分吸收肥料的元素,减少因营养元素过剩对土壤的污染。
国家从2005年开始推广测土配肥,并对测土配肥进行专项补贴,但我走访了国内许多乡村、农场后发现,目前农民对测土配肥了解程度还不够,不少农民还沿用传统施肥方式,认为肥料撒下去就可以了,很少人会在意施肥是否不当、营养元素过剩会对土壤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国家的补贴基本只针对“测土”,对“配肥”使用的农户补贴较少,鼓励农户使用配方肥的效果不明显,还有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推广积极性不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及推广成本较高。
我建议国家优化测土配肥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直接向农户补贴或企业补贴,降低农户用肥成本,提高农户测土用肥的积极性;大力推广使用高效肥料,减少过量元素对土壤污染,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政企共努力
做好农化服务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组建国家级农化服务团队和智能配肥网络”,企业如何与政府合作,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化服务,推动科学施肥?
刘平:做好农化服务也是科学施肥的关键性环节。向农民推广科学施肥理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单靠现有基层农技指导站提供服务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政府、地方农技指导站、单质肥企业多方努力。
因此,建议组建国家级农化服务团队、组建国家智能配肥网络。政府、地方农技指导站、单质肥企业可以通过国家智能配肥网络联系起来,进行资源共享,把不同区域智能配肥数据连接成一个统一整体。还能共享土壤普查情况、各地区积累的土壤养分数据及作物需肥规律等。各方还可以通过国家级农化服务团队和国家智能配肥网络更好地向农民推广科学施肥。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