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分子身着“伊斯兰教法警”制服德国游行

13.09.2014  12:15

  原标题:一出街头闹剧何以惊动德国高层

  孙进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13日 04 版)

  日前,11名伊斯兰教极端分子身着“伊斯兰教法警”制服,在乌珀塔尔(德国西部城市、恩格斯的故乡)的大街上巡游,劝人们遵守伊斯兰教的行为规范。他们还把视频和图片放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据称,他们谋求建立一个“依照伊斯兰教法律控制的区”。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在德国引起不小轰动。

  乌珀塔尔市市长泳恩表示:“这些人是在故意挑衅,要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给我们。这是我们决不容许的。”德国联邦内政部长蒂迈基赫也严厉批评说:“在德国的土地上,决不允许实行伊斯兰教教规。任何人都不能滥用德国警察的好名声。”联邦司法部长马斯表示,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执行法律的权力为国家公务人员所专有,而非自命的伊斯兰教法警。

  此事近段时间在德国舆论界持续发酵,并且惊动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她在9月8日表示,“任何人都不能私自扮演警察的角色”,因此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扼杀这一苗头。

  不过,让人尴尬的是,德国政府能够采取的制裁措施非常有限。因为德国的《基本法》保证宗教信仰自由,单纯的宣传宗教规范并不违法,所以无法对这些伊斯兰教极端分子进行法律制裁。为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德国政客纷纷要求制定和修改法律。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考德尔表示,如果现有法律无法禁止此类行为,那么,我们就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看到这项活动引发如此大的抗议声音,皈依伊斯兰教的德国人、伊斯兰教极端分子头目斯温·劳出面说,这只是他们宣传清真寺的一次“公关活动”。

  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人上演的一出街头闹剧,何以能够惊动从市长到部长直至联邦总理的政府高层?笔者认为,原因有很多。

  德国有400多万穆斯林,但伊斯兰教是否已成为德国社会的一部分始终是一个让德国人纠结的难题。德国人绝大多数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从根本上来说,对伊斯兰教持拒绝和抵触态度。不少人私下担心德国会随着穆斯林移民的增多而被伊斯兰化。不过,因为有“政治正确”教条的约束,德国民众对于穆斯林私下的活动,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公开指责。但是这一次,伊斯兰教极端分子将伊斯兰教的行为扩展至公共空间,对德国人的生活方式构成挑战,触及德国社会自由和民主的基本秩序,因而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就连穆斯林中央委员会主席马兹耶克,也对此类行为提出了批评。他说,这一活动会让人联想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损害了穆斯林的声誉。据报道,当地有不少人打电话到警察局投诉和举报。德国政府高层作出强硬回应,是为了表明政府的立场,安抚民间的担忧。

  警察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司法权由国家所垄断。伊斯兰教极端分子自封“法警”并擅自“执法”,挑战了法治国家对权力的垄断。因此,这一行动遭到德国联邦司法部长马斯的否定。马斯强调说,“我们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两个)平行的司法体系”,所有在德国生活的人都需要遵守德国的法律规范。

  此外,在德国,警察是除了消防员之外社会声誉最好的职业。而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素来被认为具有危险的恐怖主义倾向,这些人自称“警察”上街“执法”,在德国人看来,显然玷污了警察的好名声,因此招人反感。

  如果只是单独地看待这出街头闹剧,人们也许会觉得德国政客有点小题大做。比如,《世界报》记者斯托尔特就提出了这样的批评,认为德国政客的反应“歇斯底里”。但是,如果看到这个事件所处的社会背景,就会有不一样的判断。

  近期,伊斯兰国(ISIS)的恐怖屠杀震惊了全世界。根据德国联邦宪法保护局的统计,自叙利亚内战发生以来,已经有400多名持有德国国籍的伊斯兰教圣战士进入叙利亚,其中有不少人成为ISIS的骨干。德国内政部担心,这些人因为在信仰上变得更加极端,并且积累了战争经验,一旦重回德国,会对德国社会构成威胁。前不久,一名来自德国埃森的ISIS极端分子公开威胁要对美国在德国的核武器库发动袭击,同时呼吁穆斯林向德国不信教者发动战争。就在街头闹剧被曝光的同时,德国法庭对四名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的公开审判,也成了德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涉案者之一曾经企图在波恩火车站制造爆炸事件,并与其他三人共同策划谋杀一位批评伊斯兰教的政客。

  这些事件叠加在一起出现,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街头闹剧严重性的感知,因此出现了看似小题大做的社会反应,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德国政客和主流舆论一致认为,极端伊斯兰教分子装扮成法警上街“执法”的举动,可能只是一种试探行为,如果不像默克尔要求的那样果断制止,势必会出现扩大化的局势,届时这个“小问题”便会演化成难以控制的社会难题,甚至出现灾难性的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德国政客的反应并非歇斯底里和小题大做,而是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认识的正确回应。唯一的瑕疵是,他们的措辞可能会伤害到温和穆斯林的感情,进一步降低他们(原本就很低的)对德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留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