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减少车流对汽车文化艰难踩刹车

14.01.2015  13:16

  香港《南华早报》1月13日文章,原题:北京努力减少车流和尾气排放,将为中国萌生的汽车文化踩下刹车 深圳刚刚成为最新宣布对汽车限牌的中国大城市。该措施将令许多打算买车的人感到沮丧:分析师估计,若贯彻每年仅新增10万个小汽车车牌的规定,该市汽车销量将降低1/3。

  不妨回顾一下,中国曾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为购车者提供慷慨补贴,为的是促进国内需求以弥补出口业低迷的影响。结果是汽车销量暴增。2009至2012年中国新车销量达5400万辆,而此前4年仅为2200万辆。到2013年时,中国已有1.2亿辆乘用车,若销量继续增加,2020年该数字将轻松超过5亿辆。

  这种迅猛增长已产生负面效应。近年来,中国城市正遭受危机级别的雾霾,而汽车即是元凶之一。道路也未做好准备:车流拥堵正导致苦不堪言的交通瘫痪。然后是更为长远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希望成为像美国那样的“汽车社会”?若是,中国人均能源消耗将远高于目前,并使这个需要进口大量燃料的国家面临财政和安全双重风险。

  再者,汽车保有量推动发展模式。美国市郊的无序蔓延是因为汽车可使住宅远离工作场所。在郊区,可用更少的钱住上更大的房子。但这些大房子需要冬日取暖和夏日降温。这是美国较其他富裕国家人均消耗更多能源的主因。

  对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而言,维持合理且较低的汽车保有量并非难事,这是因为二者没有汽车产业或土地有限。但中国内地却拥有庞大的汽车产业。

  中央政府抑制中国处在萌芽中的汽车文化的努力能否成功?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许多消费者想要买车,而汽车产业不仅提供好工作,还是企业利润和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这确实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作者凯茜·霍尔库姆,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