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融合促发展 共谱天涯鱼水情
近年来,琼岛处处展现军地融合发展、军民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军地融合促发展 共谱天涯鱼水情
■ 本报记者 李磊 特约记者 杨瑞明 高宏伟 通讯员 刘华 潘群聪
7月27日上午,台风“银河”过境,居住在三亚市外海西瑁洲岛上的孕妇苏爱银突发羊水破裂,由于出岛交通中断,岛上医院也不具备接生条件。情况紧急,面对群众的求援,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救援直升机迅速飞向该岛,及时将孕妇转运至三亚进行救治,因救助及时,被救母子平安。
这场仅用时19分钟就成功完成的生命接力,谱写出一曲驻琼官兵与当地群众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近年来,在我省安全保卫、抢险救灾、打击犯罪、维稳处突、扶贫攻坚、军地共建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驻琼子弟兵的身影。
他们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做到了守一方驻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成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谱写了一曲曲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英雄赞歌。琼岛各地处处展现着一幅军地融合发展、军民和谐相处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守一方驻地 保一方平安
2014年1月20日,一起恶性劫持人质事件在三亚某居民楼内上演。犯罪嫌疑人林某因感情纠纷,手持菜刀劫持女友李某。武警海南省总队三亚市支队接到通报后,一中队特勤排12名官兵,火速赶赴事发现场。双方谈判3个多小时之后,犯罪嫌疑人最终同意从屋顶下来。当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沿走道出门的瞬间,隐蔽在堆积物后的该支队参谋长徐正晓第一个冲上去,将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夺下菜刀,与埋伏在周边的两名特战队员协力将其控制住,成功解救人质。
多年来,武警海南省总队共破获“定安县毒贩抓捕”、“文昌10·9劫持人质”、“三亚1·20劫持人质”等大案要案400余起,协同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和暴力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分子7000余人,护航各类大型国际盛会平安、圆满完成重大国事活动安保、实现固定执勤目标21年“无执勤事故”、连续15年被授予“博鳌亚洲论坛安保工作先进单位”。武警海南省总队恪守着对美丽海岛和910万人民的忠诚职责,先后涌现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孙翔、“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个人”杨吉奎等一大批有着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
在琼北某地,驻扎着一支专业化的防化、核应急力量——省军区某工兵营。该部依托军民融合,打造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过硬队伍。省政府拨款760多万元,为该部配发3类76种1200余件(套)救援装备。在此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大型机械、冲锋舟等军用装备,发挥军地装备的效能,相互补充不足,融入应急救援行动体系,形成战斗力,提升部队救援能力。
每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该部作为主要安保力量之一,连续9年执行安保排爆任务零疏忽、零错漏,累计搜索面积830万平方米,排查各类管道口33460个,处置疑似危险品19件,发现并收缴违禁物品1031件,出动官兵3000余人次,保障了博鳌年会与会人员的安全。
2015年,昌江核电站进行场外演练。该部防化部队作为主要核生化救援力量参加演习。演习中,一件件核生化应急装备相继亮相,大显神通,大大提升官兵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经过努力,演习最终通过国家核应急办的考核,昌江核电站取得了运行“资格证”。
齐心协力战胜自然灾害
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身影。他们始终是我省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抢险救灾主力军,是一支最有战斗力、最可信赖的队伍。他们用汗水和热血绘就了一幅齐心协力战胜自然灾害的壮美画卷。
2010年10月,49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海南,洪水滔滔漫过堤坝,浊流滚滚涌进家园,良田被毁,房屋被淹……16个市县202个乡镇27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面对灾情,驻琼子弟兵近两万人冲锋奋战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海南省军区紧急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组织部队24批次奔赴10余个重灾区奋力抢险。海南省军区累计出动现役官兵2000余人次,民兵和预备役官兵7800余人次,车辆280余台次,冲锋舟120余艘,共转移受困群众1.38万余名,抢运物资1540余吨。
由解放军第187医院2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省级应急医疗防疫救援队,深入到海口市龙泉镇西江村送医送药。
2014年7月18日,41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市翁田镇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威马逊”横扫琼州大地,一时海口、文昌两市断水断电,交通瘫痪,多地严重积水。
驻琼部队官兵视灾情为命令、视灾区为战场,与全省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奋起抗击,为保护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运送急需的救援物资,为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为清理灾后的垃圾杂物,始终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
武警海南省总队先后出动4500余名兵力,32艘冲锋舟、400余台车辆投入抢险工作,共转移4000多人,救出350余名受困群众,清理路障180公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暴风中托起生命之舟。
军地协同 打赢扶贫攻坚战
目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在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自然也少不了驻琼部队的力量。
今年4月,我省赋予海南省军区6个贫困村的扶贫任务。军区各定点扶贫点扶贫单位在对对口扶贫帮扶单位进行帮扶时,加强了军地协作,制定了对口扶贫方案,分别将扶贫任务分配给军区各个部门、军分区、警备区。
其中,省军区司令部包村帮扶万宁市三更罗镇家润村,该工作组分为7个小组,对接7个村民小组,深入116户贫困户,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家庭情况,认真记录贫困户各类需求,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联系,为下一步一村一户、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每个贫困户建立了“一户一策”登记卡,会同驻村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谈心,宣传党的政策,鼓励他们到城市务工,提高收入。
武警海南省总队所属各基层部队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大村、三亚市南丁村、五指山市南圣镇什贺村等50余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先后投入150余万个劳动日,动用车辆8万台次,投入资金数千万元,帮助驻地乡村建设“生态文明样板村”。共建的秀英区长流镇式金村、美兰区灵山镇福玉村以及美兰区演丰镇后排村等都成为了全省建设生态文明村的靓丽风景和样板。同时,总队还坚持开展文化下乡入户活动,帮助村委员培养文化骨干200余名,捐资修建“五指山市武警春蕾希望小学”,为500余名孤儿、特困生、残疾儿童圆了读书梦。
南航部队下属部队大多驻扎在我省黎族、苗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较差。近年来,该部队通过共建党组织、积极援建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与驻地共建文明村。
如今,南航部队共建的20多个文明生态村,绝大多数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其中南仇、三才、新阳等村作为文明生态村示范点,迎接了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个考察团参观。
促军地融合助海南经济发展
近年来,海南军地自觉把国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在海洋经济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持续拓展军民融合的深度、广度,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省军区的牵头下,驻琼军警单位积极推行“多规合一”试点,协调解决部队与地方之间的相关问题,以实现军地融合式发展。
省军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与《海南省“十三五”总体规划》的衔接,统筹谋划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和定位,以产业牵引工业基础领域的军民融合,加快形成和推进一批重大的军民融合项目,重点布设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保障、航天、海洋信息、空间信息应用等项目,优化军民融合军工能力布局,打造具有特色的海洋装备保障、邮轮游艇和通用航空综合保障等基地。
此外,省军区结合海南“互联网+”工程,整合军地已有信息资源,推进军地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驻军与电信运营企业骨干通信网络互为备用,提高了双方出岛链路抗毁能力;全省各市县人武部的电话和网络、驻军岛内光缆网西线迂回线路均依托军民合建的光缆线路。
驻琼部队视海南为家乡,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也深深信赖、倚重、关心着人民子弟兵。
省委书记罗保铭7月26日上午率省“八一”拥军第一慰问团来到省军区,与广大驻琼军警部队官兵座谈时表示,希望驻琼军警部队一如既往支持海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域管理、航天科技应用等方面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竭尽全力支持国防和军警部队建设,全力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为军警部队履行职责及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当天,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率省“八一”拥军第二慰问团看望慰问驻三亚各军警部队。在慰问时刘赐贵也指出,希望各驻琼军警部队继续关心支持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军地双方在“全省一盘棋”中共同推进海南发展建设。
“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如今,这首表达军民鱼水深情的歌曲传唱了几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琼岛大地上越唱越响。
(本报海口7月3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