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载屯垦戍边 新疆崛起“兵团力量”

07.10.2014  11:35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6日电(记者张鸿墀、潘莹、蔡国栋)在中国西部的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肩负屯垦戍边、造福一方的光荣使命,从蹒跚起步,一路开拓进取。数代兵团人挺进戈壁荒漠建设富庶家园,在边防沿线构筑起一道摧不垮的万里雄关。

  6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70.1万人口和14个生产建设师、176个团场、两千多个连队、四千多家企业、管理7个城市的党政军企合一的超大型特殊组织,成为牢牢扎根边陲、戍边创业、发展经济,捍卫祖国最高利益永不换防的“兵团力量”。

  坚守“兵团精神”,打牢屯垦戍边雄厚实力

  60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告成立,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

  一批批军垦创业者、支边青年、知识青年、转业军人,从五湖四海投身兵团,用青春、热血和汗水为兵团事业奠基。

  戍守边防是国家赋予兵团的重要职责,兵团共有58个边境团场,守卫着2019公里的边境线,那里“连连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第十师桑德克哨所民兵马军武一句“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道出兵团人为维护国土完整作出的突出贡献。

  北京援建干部王想平1年前来到驻和田地区的第十四师挂职。“兵团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对捍卫祖国和人民利益的无限忠诚,我感觉这已经深入到每个兵团人的骨髓里。”他动情地说。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内涵的兵团精神,是所有兵团人的精神写照。一代代的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戈壁深处、边境一线,忠实地履行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

  从单一屯垦走向“三化”,为兵团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60年来,兵团也在不断丰富“屯垦戍边”的内涵和形式,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坚持“三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变发展方式,兵团社会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6%,人均生产总值位居西北地区前列,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2012年,兵团各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某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某师”,“农业建设”四字的隐退标志着兵团转变到各产业全面发展的全新格局,为“建城戍边”开启新的格局。

  一座座军垦新城在新疆大地上熠熠生辉,兵团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实现由传统的“屯垦戍边”向现代化的“建城戍边”转变。从最早成立的石河子市到最新成立的双河市,兵团管理的自治区县级直辖市达到7个,建制镇达到5个,形成了上百个团场小城镇。

  在新疆,兵团几乎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新疆每3亩耕地中有1亩是兵团开垦的;新疆粮食产量的19.9%、油料产量的30%、甜菜产量的44.5%来自于兵团。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在兵团,兵团棉花单产多年保持全国纪录……

  兵团农业正成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经过60年发展,兵团在近8万平方公里的辖区,拥有近2千万亩耕地。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55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居全国前列。

  新疆的工业基础也是由兵团一手奠定。上世纪五十年代兵团节衣缩食建设的六道湾煤矿、七一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等现代工业企业写下了新疆工业发展的光辉开篇。今天的兵团,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400多家,其中14家上市公司,实现生产总值增长218倍、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81倍!

  引领文明 促进团结,提高稳疆兴疆卓越能力

  60年来,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在支援地方建设、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年近八旬的离休干部来民立一生都献给了兵团建设事业,15岁从陕西参军随部队进疆,转业后“转战”天山南北,半辈子都在修水库、挖渠道、建公路。

  正是靠一代代兵团人艰苦付出,补足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有力支援了地方。60年来,兵团开工建设了125座水库和83个万亩以上灌区。已全部建成了贯通垦区、通达连队的公路网络,里程超过3万公里。

  多年来,新疆兵团涌现出一批批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梅莲20年如一日,翻山越岭,顶风冒雪,为山区少数民族牧工和牧民送医送药;姜万富43年间走遍牧场的沟沟坎坎,在大山深处与各族群众结下深厚友谊;李梦桃行走26万公里,救治2万多人次,被誉为“哈萨克族人民的好儿子”。

  “田挨田、园靠园”,60年来,兵团职工与地方农民在共同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水乳交融,合作共赢深入人心。

  十四师224团因红枣产业每年从和田的皮山县、墨玉县吸引来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余人次,劳务费支出达5500多万元,缓解了周边乡镇就业压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

  224团团场医院不仅解决辖区12000人看病问题,还面向周边乡镇约8万人开放,形成了和衷共济、和谐共处的民族团结关系。

  60年来,兵团人吸收融合军旅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兵团文化”,引领兵团事业开拓者们攻坚克难。

  六十一甲子。党中央赋予了兵团新的使命——将兵团建设成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的使命,正在开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