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这么改?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闭幕,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拟进行78处修改。值得注意的是,
报告补充了治理“城市病”的内容。明确指出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源解析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
增加“提高燃油质量”、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要“确保监控质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内容。
应该说,这些修改反映了时代的矛盾和人民的呼声。而对于环保内容的这些修改,都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就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尤其是大气环境质量。
将3月5日原文本中的“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修改为“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源解析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体现了科学界对于雾霾的最新研究动态。
在3月9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记者见面会上,短短一个半小时时里,陈部长依然用了较大篇幅去向媒体解释“什么是PM2.5”、“PM2.5是怎么形成的”这两个问题。
有人可能会奇怪,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雾霾侵袭,PM2.5早已成为“网红”,公众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什么?可是现实就是这么诡谲,大部分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雾霾的背后就是PM2.5在使坏,可是却不知道这PM2.5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所谓 “源解析”的重大意义。
通过源解析,我们可以知道污染是谁排放的,贡献量有多大,而不只是知道排放量有多大。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伦敦烟霾事件,主要是由燃煤造成,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主要由机动车造成,而我们中国的雾霾,则妥妥地是个“混血”——是复合污染造成的。正因为它的成因复杂,所以治理任务艰巨;也正因为它“血统不纯”,所以尚无完全可资借鉴的治理经验,几乎全得靠我们从零开始苦苦摸索。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来自中科院的这份对于中国特色雾霾“体检报告”吧!
尽管科学界已经对PM2.5有了基本的判断,但并不能说这方面的研究就大功告成了。否则,李克强总理不会公开发出“悬赏”:如果谁能能够攻克雾霾机理,我们愿意拿出总理预备费给予重奖!
实际上,无论是雾霾的形成机理,还是其危害性,我们还有广阔的未知领域,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透,才能更有效地提出应对良策,实现精准治霾。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要再次强调“源解析”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