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光明行”青藏高原防盲治盲有待机制化(图)
北京同仁医院医生在青海省班玛县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 琼芬 摄
海航“光明行”志愿者帮助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穿上手术服。 琼芬 摄
影星徐帆和班玛活佛贡乔才让为手术者揭纱布,询问患者感受。 王辛莉 摄
中新网海口9月3日电 (记者 王辛莉)2014海航“光明行”日前在青海囊谦、班玛和四川甘孜为538名患者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记者在随行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近十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各类“光明”活动,但白内障仍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眼疾之一。医疗专家们坦言,因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青藏高原偏远、贫困农牧民的防盲治盲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境。他们呼吁建立长效机制,为县级基层医院培养医疗人才,使高原白内障患者能得到及时医治。
1999年,WHO发起“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把消灭白内障盲作为发展中国家防盲的优先战略。2003年,全国防盲指导组发起并推动防盲治盲的光明行动。原全国防盲指导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是中国“光明行”项目的发起人和参与者。他介绍,高原地区因海拔高、紫外线强、各种维生素摄入量少、自然条件差等,白内障病高发。10年来,“光明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得到海航、澳门明德慈善会、民进中央、中信、中国对外友协、安微外经等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大力资助,先后组织医疗组90余次,奔赴白内障高发的老少边穷、高原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3万余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04年,海航集团与全国防盲指导组、北京同仁医院一起,在青海班玛启动“海航——青藏高原10年光明行”。韩院士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班玛县人民医院只是几间土坯房,医疗设施备仅有听诊器。许多眼疾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预防及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直至双目失明。10年后班玛县医院硬件设施和医疗人才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仍不具备独立诊治白内障的条件,高原农牧民仍难以得到良好治疗。
韩德民坦承,“光明行”通过学术交流、手术示教等方式组织大城市眼科医生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希望为当地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但现实结果不甚理想,“扎不住人”,为基层培养的一批眼科医生或是被上级医院调走,或是离院自主执业。韩院士分析,个中原因一是地方经济发展落后,二是总体基层医疗系统缺医少药。
甘孜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向巴拥措既是眼科医生,也诊治耳鼻喉,还是儿科和内科医生。她19岁从卫校毕业,后多次到成都等大医院培训学习,在县医院工作了15年,成长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但至今眼科只有她一位医生。她诚恳地说,目前她可以独立做外眼手术,但内眼手术尚需在老师指导下才能完成。
向巴拥措介绍,每年夏天上级州级医院的医生会来县里做一次白内障手术,百多名患者得以复明。另外,实施新农合医疗保障,农牧民手术费用可全部报销。但每年都有许多新增病例,县里的医疗水平根本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刘建华表示,通过前几年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光明”活动,青海白内障病患存量基本做完。但该省每年新增白内障病人2000至3000例,许多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他坦承,偏远地区的县级医院因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薪酬待遇不高,医疗人才难留,眼科等专科诊治难以开展。
全国防盲指导组办公室胡爱莲主任介绍,上世纪末中国约有盲人500多万,占全球盲人的18%。每年新增45万盲人,若任由这种状况发展,到2020年预计盲人总数翻四倍。
全国知名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朱思泉主任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迄今已参加数十次各类“光明”活动,现在每年仍坚持参与2至3次。他认为,青藏高原偏远地区的白内障患者要得到及时、较好的治疗,就地解决仍是主要努力方向。10年来,“光明行”一直在摸索偏远、高原等地区的防盲治盲经验。第二个10年,“光明行”应从长期机制方面着力。他建议,以现有“光明行”慈善公益点为核心点,分片区建立网状医疗带,以覆盖偏远角落的眼疾患者。同时加强对基层医院医疗人才的培训,改善缺医少药的现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