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的人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 或因不满年终奖跳槽
年关将近,许多职场年轻人奋斗了一年都等着发年终奖。对于很多人来说,年终奖被看做是单位对自己一年工作的评定,更是决定去留的原因之一。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还在焦急地等待年终奖的到来。40.4%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年终奖并不满意。关于重视年终奖的原因,5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辛苦一年,应该劳有所得。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的单位类型分布为,12.5%的受访者在政府及事业单位,22.0%受访者在国有企业,16.2%受访者在外资企业,44.3%受访者在民营企业。
55.6%受访者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
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你的年终奖发了吗?
调查中,20.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发了,59.3%的受访者表示还没发,还有16.8%的受访者直言今年没有年终奖。3.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在大家关心的具体数额上,5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其中,21.8%的受访者能拿到2001元~5000元,15.5%的受访者能拿到1001元~2000元,18.3%的受访者年终奖在1000元以下。
还有16.0%的受访者年终奖会在5001元~1万元,9.3%的受访者会在1万元~3万元这个区间,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会超过3万元。
此外,16.0%的受访者目前还不知道会发多少钱或等价物,心里既期盼又忐忑。
对于在北京金融街某国企工作的苏晓旭来说,今年的年终奖“基本就不要想了”,因为“我们单位的主管单位和证券相关,今年政策和市场波动如此剧烈,相关的人事变动也非常大。”苏晓旭表示,年终能发个一两千元的过节费她就很满意了。
“虽然我们为这个成立只有3年多的公司付出了很多努力,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多回家,上一周连续3天加班到半夜两点半。然而,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下,是无法对年终奖有太多期望的。”苏晓旭补充说。
常言说,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在2015经济形势总体不太好的背景下,和2014年相比,受访者的年终奖是缩小了还是丰厚了?调查显示,42.7%的受访者表示比去年少了,20.0%的受访者回答比去年多了,37.3%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在国内一家大型药企工作的人力资源经理吴潇磊认为,年终奖是薪酬体系中激励性很强的一部分。“因为复薪的方式有三种:岗位复薪,就是日常基本工资;绩效复薪,包括奖金、年终奖,用来表彰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贡献;能力复薪,对于员工能力或者潜质的复薪。因此,年终奖是一种体现员工对企业贡献的激励方式”。吴潇磊告诉记者,去年众达朴信的报告显示,超八成企业会发年终奖。“房地产、汽车和建筑业是平均年终奖数额的前三,互联网金融是黑马,今年是什么样子,还不好说”。
深圳赛普咨询高级咨询经理刘晓彤介绍说:“在地产行业,年终奖在年薪中的占比,尤其是中高层,会很高。因为这意味着人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选择。对于基层员工,年终奖在薪酬中的占比就不是特别高,可能一年也就14到16薪。”
40.4%受访者对年终奖不满意,公务员归因大环境不好,企业员工归因效益不佳
被问到对今年的年终奖是否满意时,40.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38.5%的受访者满意度一般,仅21.1%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分单位性质来看,在外资企业中,对年终奖满意的受访者为29.8%;国有企业中,满意的为28.5%;政府及事业单位中,满意的为22.6%;民营企业中,满意的为15.0%。比较来看,来自民营企业的受访者对年终奖的满意度最低。
在上海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做研发工程师的雷晓告诉记者,他今年预计会拿到2.5万元的年终奖,“已经工作四年了,但因为经济环境整体不好,比往年要少。”最好的时候,雷晓曾经拿到过相当于15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虽然不如以往,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还算满意”。
如果对年终奖不满意,你会归因于什么?调查显示,45.1%的受访者认为是单位过去一年里效益不好,37.4%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可见,虽然认为年终奖不如预期,但大多受访者都表现出了从单位角度考虑问题的宽容态度。
在进一步的交叉分析中发现,政府及事业单位员工大部分将年终奖不如预期,归因为大环境影响,比例为47.8%。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主要归因为单位今年效益不好,比例分别为46.4%、44.7%和53.9%。
受访者对年终奖不满意的归因还有:部门或单位没有发展前景(23.6%),领导或部门没有作为(18.4%),领导偏心或没注意到自己(12.5%),自己工作没干好(11.5%)。
吴潇磊认为,员工对年终奖不满意,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公司业绩好,但没有体现出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二,干得好却拿得少,没有体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三,承诺与最后发的不一样,没有体现一致性。“从结果来看,这些都会引起员工不满。但具体发放方式还要结合公司的业务、文化等实际情况,才能有激励效果”。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