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鹅岛村发展特色种养业 人均年收超过8千元

20.08.2014  17:14

      原标题:儋州鹅岛村发展特色种养业

      人均年收超过8千元

      “加油!加油!”呐喊声中,一群年轻人正光着上身,大汗淋漓地打排球。旁边,年长些的村民正在围着石桌下象棋。周围,是高大的黄皮、龙眼果林。

      这是记者今天(8月19日)在儋州市雅星镇鹅岛村采访时见到的情景。

      从海榆西线约160公里处向东南方向走400多米,就是鹅岛村。

      “我们有吃有穿了,农闲时也跟城里人一样搞些文体活动。”鹅岛村村民符小方不无自豪地说。

      看到记者一行来访,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从屋子里搬出一箱矿泉水分发给大家。她说:“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不像以前怕家里来客人了!”

      “其实,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还真是不容易呢!”被称为鹅岛村能人的村民符仲武感慨,“鹅岛——饿倒——鹅岛,这是我们村在不同时期的叫法。”

      符仲武说,这个村里的人都姓符。数百年前,符家先人从白马井迁徙到这里,已繁衍生息了15代。由于地势低,下暴雨时,周围积水,小村子就像一只天鹅浮在水面,遂得名鹅岛村。

      1980年代,该村作为连队并入八一农场种植橡胶,村民变成员工,每月可从农场领工资。

      “我小时候全家11口人,劳动力却只有两个,12岁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顿饱饭。”生于1969年的符仲武说,“鹅岛村并场时大家很高兴,因为当时八一农场在人们心目中是‘老大’。”

      当时,并场连队18岁以上劳动力,每月可享受36.8元的待遇。要知道,当年一个农村公办教师或一般干部的月工资只有40多元。但没过几年,以橡胶为主导产业的农场“大一统”经营模式,效益不佳,并场连队也受到影响。鹅岛村从此一蹶不振,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少人只得外出打工谋生,人们戏称鹅岛村为“饿倒村”。

      从2006年开始,我省启动农场退场改革,将一批经营困难的连队退回地方,以便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并发挥各地的优势。2008年,鹅岛村从农场系统中退场,成为儋州市雅星镇的一个自然村。

      退场,让农民再次感受到自由生产的活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拥有76户、近400人的鹅岛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告别农场职工身份后,符仲武也不再在外地给人家打工了。他回到村子里,在公路边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5年下来,生意不错。“我现在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在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他指着周围的林子说,“这里山好水好人情好,我们还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产业。”

      在村民符仲南的养殖场,800多只文昌鸡和本土花鸡在黄皮、橡胶林下觅着虫子。林子附近,是市畜牧等部门扶持建起的鸡舍大棚,面积200平方米,可隔热防暑。

      作为鹅岛村包点干部,雅星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耀玉说,得到政府扶持的养鸡专业户,该村共有8家。

      周耀玉回忆,2011年至2013年,他和时任雅兴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牛开成一起包点驻村,在儋州市纪委、畜牧局、农技中心、住建局等部门和镇里的支持下,整合力量帮扶鹅岛村。

      包括修建村环形公路、村办公场所、球场、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和发展养殖、种植业,近5年来市镇两级共向鹅岛村投入300多万元。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比退场时增加了5000多元。

      鹅岛村成为儋州退场队变迁的一道缩影。

      据儋州市长林东介绍,该市雅星、大成等镇退场队人口共有4.7万多人。如今,政府正引导退场村民大力发展山鸡、山猪、柠檬、灵芝、毛木耳等特色产业。

      在鹅岛村带头种植了5万袋毛木耳的符小方说,他们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们的口袋都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