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教师王金花坚守山区 学生:她是我们的好妈妈

13.09.2014  12:20

      原标题:儋州教师王金花坚守山区学生:她是我们的好妈妈

      王金花满脸笑意地与一名学生交流。本报记者苏晓杰摄

      从老师帮她起名字那一天起,当教师的信念扎根在她脑海,

      如今,儋州番打小学教师王金花已坚守山区35年——大山深处金花绽放

      江水穿流而过的儋州市番加少数民族地区番打村有一座番打小学,这学校几十年来放学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因为校门前就是松涛水库,孩子们放学要过河到对岸,更因为没有路和桥,放学时间看的只能是太阳落山的早晚。9月2日,当我们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充满深情的土地,在水的对岸,如此巧合的,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王金花老师划着小小的舢板船,像过去30多年的寒来暑往一样,载着孩子们渡水而归。这一天,太阳落山得早,金花老师看着天色渐暗,下午4点20分左右就催着孩子们出了

      校门,然后她当起“艄公”,一趟又一趟载上她心爱的孩子……

      继2013年获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今年,王金花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从青春到白发,35年来,番打小学教师王金花扎根于此,心在这里,情在这里,魂在这里,我们惊叹这执着的坚守,我们追寻这力量的源头……

      那清贫而温暖的求学时光

      老师帮我起了名字,从“阿侬”到“金花”,仿佛给了我新生命,我要报答老师

      深山里的晚霞美得醉人。来来回回接送孩子们差不多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王金花才回到番雅村的家中,翻开一个泛黄的笔记本开始备第二天的课。王金花也是第一次将记者一行迎进家门,有些不好意思,除了堂屋宽敞一些,金花老师备课的小书房十分“寒酸”,10平方米的小屋,装着一张老木头打的大床和小床,还有一个靠窗的破旧书桌,吊着一个灯泡,土气的木窗框栏杆上夹着一个小风扇。然而,与这些“简陋”并不相衬的是,我们在书桌上发现的几本新书:《美国小学语文课文经典读本》、《如何做最好的校长》、《用爱诠释师魂》……“你们不要笑我,这是关注我们学校的爱心人送来的,他们说你多学习这书,一定有用的。”尽管这一学期金花老师带班的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整个暑假,她都很认真、很认真地每晚读着这些书,如饥似渴的求知神情,一如她儿时……

      在金花老师的父亲王立民的眼里,阿侬(指王金花)打小就是这样子的,一双水汪汪的黎族小姑娘特有的大眼睛,似乎有想望穿世界的渴望,可是,四面大山环绕,没有办法走出去,小姑娘希望从书本上找到答案。这是她爱读书的人生的开始。

      王立民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爱学习、爱看报纸,如今日子好起来了,想起当年为了供金花姐弟3人上学,常常省下大米换钱交学费,让金花姐弟吃地瓜木薯充饥,王阿公感喟万分,“现在想想真是对不起几个娃儿。”尽管地处深山,但番打小学是一所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的完全小学,“文革”时期,番打小学仅有1至5年级。金花老师永远忘不了8岁那个夏天,她和十里八村的30多个小孩子一起,踏进了番打小学的大门,开始了新奇的求知旅程,“更忘不了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很好很

      好的‘校长老师’,他叫张治民。”王金花说。1970年代,在黎族村落里,金花老师生活的番雅村,女孩子被起名叫“兰”的特别多,“春兰”、“爱兰”、“运兰”……可是王金花长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还没有给她取个像样的名字,8年来一直随口叫她“阿侬”。小学报名的这一天,王金花胆怯地排在后面,校长

      张治民用本子一个一个记下孩子的名字,轮到金花了,校长问:“孩子,你叫什么?”

      王金花听见前面一个女孩子说,“老师,我叫符玉兰。”于是,尚不懂事的她紧张得赶忙模仿着告诉校长:“我叫符玉兰!”

      张治民笑了,“怎么你跟她的名字一样呢?”

      王金花壮了壮胆说,“我不懂,人家叫什么,我就叫什么。”

      或许是心里知晓了农家孩子没有名字的事,张治民听了,没有了笑,反而很疼惜地说,“那老师给你起个名字吧,他们都叫兰,你叫花吧,就叫金花,是金色的最美的花朵,好吗?”

      “王金花!”8岁的女娃娃高兴得差点蹦起来。“那就是我。”黎家人最重感情,“从此我有了名字,我从那时起在心里发了誓,我要报答老师,也要做一个像张治民老师那样爱孩子的人。”王金花动情地说,40多年前的记忆一股涌入脑海,提起这些,王金花的心仿佛回到难忘的儿时。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