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扶贫先扶智 趟宽致富路
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让农村脱贫致富做到了科学引领、统筹兼顾
儋州:扶贫先扶智 趟宽致富路
一束束灵芝在大棚里拔节似地生长,在光照下闪耀着几分灵动的气息。而依靠养鸡供给有机肥料的莲雾果林,绿叶舞动着天籁般的清新。如今的儋州市雅星镇鹅岛村,日渐兴起的特色产业,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推动力量。
“‘鹅岛——饿倒——鹅岛’,是不同时期我们村的叫法。”该村负责人符小芳说。数百年前,下暴雨时周围积水,小村子就像一只天鹅浮在水面,因此被唤作鹅岛村。但曾经一度,不少村民食不裹腹,所以被调侃为“饿倒村”。近几年来,由于政府扶持,该村初具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基础,土鸡、毛木耳、灵芝等林下经济方兴未艾,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比退场时增加了5000元。于是,这个村又重归“鹅岛”之名。
鹅岛村名的变迁,蕴涵着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成为儋州扶贫工作的标本之一。
作为百万人口大市的儋州,一系列颇具思辨性的理念和举措,让扶贫攻坚值得可圈可点。市委书记严朝君指出,儋州坚持科学引领、统筹兼顾、共赢共享,使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收入连年递增,也使产业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更使短期效果成为可持续的长期效应。
头戴草帽或斗笠的人们,在烈日下挥起锄头、铁耙、砍刀,房前屋后、村头村尾的杂草、荆棘,两个多小时后被清理一空。这是2015年7月24日,严朝君带领市直机关和东成镇党政干部,在该镇番陈村,与村民们一起打扫卫生。
番陈村共有4100多人,由于相对偏远,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帮扶该村脱贫致富,儋州市委主要领导将其作为扶贫联系点,从环境卫生整治开始,刷新村容村貌,进而提升村民们的精气神。这个村正在扩大绿化面积、建设文化广场,大力发展鸡、鸭、鹅、猪、羊等养殖业。村民陈建明高兴地说:“我们村有希望了!”
结对帮扶让农民“有希望”,儋州常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力“有奔头”。
“这样折,再这样折,然后这样折——瞧,就成了一只喜鹊啦!”2015年7月下旬,儋州市那大镇洛南村委会会议室里挤满了村里的妇女,聆听老师讲解餐巾折花的造型与技法。一周内,该镇洛南、屋基等村共有400多名妇女参加培训,学习餐饮服务礼仪、餐饮服务技能、食品营养卫生等知识。
除了提高妇女等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儋州开展的“百名专家联百村”活动,让贫困家庭走出一个个科技明白人。
如今的儋州,在农民群体里也兴起了“微信圈”。该市那大镇西田、西芬、大坡江等村农民,如果发现种植的瓜菜长虫等问题,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图片向“热带农业科技服务微信平台”发一个微信,很快就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支招”。该院研究员李玉萍说:“我们不仅为农民开通微信平台,还通过12316短信服务平台,向那大镇农民发布优良品种、种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指导。”
2014年7月以来,儋州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省农业学校等校引进100名党员专家,分成16个团队,分别联结该市16个镇共100个村小组。专家对海头镇红坎村等地土质和水质等抽样检测后,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柠檬100多亩。在专家指导下,一些贫困地区涌现出一批科技示范户。南丰镇角要村的黄亚强、东成镇抱舍村的何云,分别带领农民种植柚子3000多亩、瓜菜近4000亩。
儋州不但将专家“请进来”,而且组织农民“走出去”。2013年以来,该市组织贫困村干部8批300多人,近到琼海、远至广西等先进村参观学习。参观者纷纷表示,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回村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更有底气。值得一提的是,儋州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据市教育、财政部门负责人透露,从今年开始,该市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使优秀学子不因贫困而失学,从而以知识改变代代贫穷的命运,实现富足一生、幸福一生的美好愿景。
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宽大的香蕉叶青翠欲滴,一直沿着地平线向前延伸。这是记者在儋州市大成镇新龙村见到的情景。该村连片栽培1200多亩橡胶苗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村民们接着套种了香蕉苗。按照镇里规划,三年内每年可在林地收获香蕉,三年后橡胶树长大了再砍掉老化的香蕉树,改为放养猪、鸡等,从而推动“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镇长陈宏文说,目前该镇部分特色产业已初显“亩产效益”:黄皮、晶柚、山鸡等分别超出市场价10元、15元、20元。
在扶贫中,儋州探索实施“四个一点”模式,即“扶贫部门扶持一点,机关单位支持一点,领导干部捐赠一点,贫困农户投入一点”筹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东成镇番陈村引导46户贫困户养猪,以市扶贫办扶持的种苗,机关单位支持、干部捐赠、贫困户自筹资金作为股本,入股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增强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有效的扶贫模式,使许多贫困户受益而脱贫致富。番陈村井村村民小组村民王召儒激动地说:“政府根据村民的意愿,帮助我们建猪舍、供种苗和建沼气池,我们的致富路子更宽了!”
像新龙村发展“林下经济”、番陈村以“四个一点”发展养殖业,这种既重短期收益又看长期效益的作法,已成为儋州农村产业扶贫的一个取向。目前,全市初步形成当年收入靠瓜菜种植、三五年收入靠经济林木、长期收益靠高端农业等格局。
在小额信贷支持下,儋州市王五镇峨阳村的谢寿月种黑皮冬瓜,大成镇可好村的曾正霞养殖山鸡,南丰镇石井村的蓝彩珍养蛇。目前,近300户贫困农户因得到小额信贷扶持,有了增收的产业依托。
只要有外在支持,普通农民也可以从事高端农业。2012年,儋州市兰洋镇的王永军联合4个志同道合的农民,成立了儋州鑫联龟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带动100多家农户,共养龟1000多只。2015年11月25日,儋州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该合作社授信200万元贷款,帮其将养殖规模增加到2000只。
一增一减,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统一于科学有效的扶贫进程。
据统计,儋州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93692人减少到2015年的50976人,年均减少8543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14.9%下降到2015年的8.2%。
而在2011年,儋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781元,2015年这一指标上升到11140元、增长64.3%,年均增长12.9%。其中,2015年全市减贫对象户均增收5600元,比上年增长34.3%。
儋州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减量”与“增量”,看似两组枯燥的数据,但却是来之不易。
从全省角度看,儋州总人口104万人,贫困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到2014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6.66万人,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12.2%,是除临高县以外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县。在加快儋州地级市建设发展,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省的中心城市定位中,如何让儋州贫困地区不拉“后腿”,而变成有力的“后劲”,要想短时间内填平历史欠账,并非易事。
从全市角度看,儋州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4个地区:北部火山岩干旱地区,有85%以上的土地火山岩石头裸露地表,历史上曾有“北岸北岸,十年九旱”的民谣,村里大部分住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石砌瓦房;中部黄泥沟贫瘠地区,不靠山不濒海,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4亩;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松涛水库建成后,约有1.91万亩耕地被淹没,不少移民无地耕作;农垦退场地区,主要经济来源为橡胶,但橡胶收购价一度低迷。
充分认识到扶贫瓶颈的儋州,从夯实基础入手。近5年来,全市共投入各项扶贫专项资金1.55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1宗,1.3万人喝水问题得以化解;共硬化222个村的道路176公里,解决近10万人行路难。东成镇福安村农民李亚良感慨说:“路通财通,福安村有福了!”原来,县道砂土路“南宝—光村”线贯通福安村,让该村甘蔗、瓜菜很便利地运出,还冒出了一批养殖场。
近段时间,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耕深入该市贫困地区调研时表示,要在摸清底数前提下,明确“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继续从多方面想办法,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推行精准扶贫,引导和扶持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从而共享发展成果。
(本版图文/平宗 李珂 张琳)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3月16日 A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