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力乍村:香粽自家做 粽叶庭前摘
图为力乍村村民古桥展示儋州粽子制作工艺。 魏巍 摄
中新网儋州5月26日电(魏巍)26日,“儋州品香粽、摘黄皮、农家休闲游”活动在儋州市力乍村启动,村民展示儋州粽子的制作方法,并唱起儋州调声和客家山歌,邀请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儋州美食。
据悉,儋州自汉代起开始制作粽子,北宋时苏东坡谪居儋耳,连续三个端午节在这里度过,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鸭蛋粽等,并以此作下酒菜。在儋州,粽子不仅仅是节庆食品,还是大家钟爱的日常美食,家家户户都会做,长久以来,传统的制作方法得以传承。
在力乍村文化广场旁的一户院落里,古桥和几位妇女向大家展示粽子制作的过程。古桥拿出三张粽叶铺在桌上,先加一层糯米,再添上猪肉、咸蛋黄、虾等配料,然后再加入一层糯米盖住配料,最后用粽叶裹成一个方椎体,把馅料压实,用竹篾扎紧,圈绳打结。
古桥一边做一边介绍,这些糯米是淘洗浸泡两三个小时后加入精盐搅拌过的,猪肉也要先用蒜蓉、生抽、料酒等调料腌好。“我们一年会有两次包粽子,一次在端午节,一次在春节。每次过节我家能做近百个粽子,除了自家人吃,还会送给亲戚朋友。”古桥说。
村民黄林凤说,他们包粽子所用的粽叶都是在村里采摘的,经过水煮后结实坚韧。“以前都到山上去采,现在注意保护生态了,村里组织了合作社,大家逐渐有计划地种植。”
力乍村负责人黄振文介绍,该村有109户、600多人,村里成立了粽叶种植农民合作社以后,生产的粽叶不仅满足村里的需要,还给其他的粽子厂家供货。
据统计,2013年,儋州市粽子产量超过600万个,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目前直接带动就业人数在1万人以上。
儋州市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建设城乡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