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上餐桌 祸起监管不力
据报道,“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百姓的食品安全。
不少网民指出,“僵尸肉”走私入境,摆上餐桌,令人作呕。必须拷问的是,为何这些“僵尸肉”可以突破层层监管,堂而皇之地进入百姓之口?可以说,这已不仅仅是走私的问题,而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此,要严格监管,完善法规,强化问责,加大处罚,让“僵尸肉”无所遁形。
或许是冰山一角
“这样的肉制品别说食用,想一想都恶心、可怕,但是作为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我们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曾经把这么恶心的东西美滋滋地吃下肚。”网民“庞岚”说。
网民“于静”说,“70后”猪蹄、“80后”鸡翅纷纷上餐桌,“僵尸肉”的奇幻漂流令人作呕。难道,从此以后只能舍弃这些餐桌上的美味,改吃素了吗?
网民“李文杰”说,走私“僵尸肉”蹿上餐桌虽然是首次被揭露,但谁也不敢保证之前是否就已经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是没有被查处而已。从此次海关总署统一行动取得的“战果”来看,最少已经说明这些走私“僵尸肉”决非一次性流入国内的。可见,此次被查到的“僵尸肉”,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食品安全监管不力
网民“张立”说,“僵尸肉”横行,并非一日之功,其泛滥之广,已经盘根错节,这样长的时日,这么广的范围,监管去哪了?
网民“舒圣祥”说,“僵尸肉”上餐桌已不仅仅是打击走私的问题,更是一整套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失效的问题,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丑闻。正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让走私进来的“僵尸肉”得以畅通无阻地在市场上流通,极大地降低了无良商贩被发现被查处的违法成本,使其敢于为了暴利铤而走险。
网民“湖白”说,我们当前对食品安全的多头管理体系,需要重新审视。比如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进行配合,看起来参与度很高,但常常出现“谁都参与、谁都不管”。由于各部门都不承担首要责任,因此一旦出现监管失职现象,问责起来并不容易。
加大处罚力度
有网民称,“僵尸肉”也能上餐桌令人警醒,亟待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构筑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网民“刘晶瑶”说,要填补监管漏洞,除了完善现有法规(比如新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起施行),更需要有关部门建立职能问责制度,将纸面上的职能落到实处,从多个环节入手,改变当前食品安全管理失范的现状。例如在海关环节上,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建立跨国食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在物流和储藏环节上,加强执法监督,让运输在路上的冷冻“僵尸肉”无路可走;在终端销售环节上,加强对食品厂家的抽检,生鲜电商市场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等等。
网民“霍计武”说,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对违法走私、贩卖“僵尸肉”商贩的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者,使之从此不敢再犯。(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