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让人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
全民健康,强国之基。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表示,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人民健康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迄今为止,我国只有教育和人民健康从总体上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体现了这两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人民健康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目标上,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学说的体现,也标志着我国发展目标导向的重要转变。当前,我国既面对着发达国家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又面对着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基层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好地维护人民健康,避免“福利陷阱”。
北京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说:“让人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中国有制度优势,一定能够创造更好的模式。”他指出,全民健康对全面小康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现在,很多人存钱是为了养老防病,不敢消费,全民健康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绝对贫困户中有相当部分是因病所致,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有助于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降低因健康原因导致的绝对贫困人数。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指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仅要关注个人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更要关注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家庭、社区、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仅要关注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也要关注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新时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包括自我健康管理和公共健康管理两部分,个人、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坤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意味着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人民共建共享,意味着人民群众既是健康中国的建设主体,也是健康中国的受益主体。
让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来自河南农村的郭先生反映,前不久带女儿到北京看眼病,排了3天队,还是挂不上号,一家人在北京吃住都要花钱,不堪重负。他希望今后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大夫,不再千里迢迢来看病。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说,一人得病全家愁、一人治病全家贫,这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首先就是对健康的追求。老百姓不但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少得病、不得病,这就需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曾益新表示,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只有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农村、城市社区,才能让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层要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这是体现医疗资源均等化、全民公平共享医疗健康服务的基本前提。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提高岗位吸引力,合理调配专科和全科医生的比例,让更多优秀的医学生愿意加入全科领域,让合格的全科医生愿意到基层去工作。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介绍,他们将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近,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分级诊疗的意见,有一些很独特的做法。比如,社区药品供应实现基层药品报销目录和二、三级医院药品报销目录统一;针对慢性病增加“长处方”,使市民看病就医更方便。
四川省新津县卫生计生局局长蓝海鹰说,作为基层卫生工作者,他们着眼于全体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不断提升服务 能力 ,优化配置妇幼计生资源,把生育服务、孕产妇保健、儿童计划免疫等全部整合到居民健康卡,实现从孕前到终老的“健康一卡通”, 努力 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服务,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作为公立儿童专科医院的领航者,北京儿童医院通过组建集团,实现成员医院间“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专家、管理”六个共享,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基层医生,在提高全国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儿科分级诊疗体系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难题
不久前,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居民蒋云英生了一场大病,大病医疗保险减轻了高额医疗费,避免了因病返贫。她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在我看来,健康优先就是健康比啥都重要。有了大病医保,心里就有底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深化医改以来,中医药全面参与,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独具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论治思维,是祖先留给我们探索医改中国式办法的一条独特捷径。深化医改,应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需要探索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机制,完善中医药服务提供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詹积富认为,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首先要让医改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医药体系、医保体系、医疗体系必须统筹改革,做到“三个回归”,即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最终使公众健康得到更好维护。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覃昆认为, 医改是一场长期的、持久的、全面的改革,关键难点集中于供给和需求,简单说就是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两大问题。新医改以来,我国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重大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思路已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