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年内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
政府将新增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民生工程,所有自然村将通水泥路
保亭年内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
本报保城5月26日电(记者易建阳 特约记者黄青文)“以前路烂,我们去村委会办事,骑车要绕道走近两公里的路。现在走新修的水泥路,不到500米远,快多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龙村委会毛瑞二村村民吉明锋今天告诉记者。村内新修的水泥路本月初完工,宽3.5米,加上两侧路肩,双向会车没问题。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近日召集相关部门开会部署,决定今年投入3000多万元修自然村水泥路,有望年内实现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
近日,省民宗委主要负责人与保亭县政府沟通协调,希望保亭在民族地区乡村道路硬化方面有更大突破,得到保亭县政府的积极响应。副县长刘纬华对记者说:“近几年县里加大民生投入,尤其在水、电、路等民生工程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全县共有464个自然村,90%以上的自然村都完成了村内主干道路面水泥硬化,基础较好,具备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条件。”
据悉,保亭将整合发改局、民宗局、扶贫办等部门以工代赈、兴边富民、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等各方资金,用于完成水贤村、什东村等少数尚未完成道路水泥硬化的村庄道路改造。去年保亭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政府将新增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民生工程。“有财力支撑,有政策保障,尽管有难度,我们有信心年内实现全县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刘纬华说。
记者来到加茂镇半弓村,从镇上到村里不到8公里远,开车在沙土路上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记者在半弓村道上看到,多处在施工,挖土机在作业,工人在埋涵洞,修排水沟。
“通往半弓村这条长达7.2公里的道路硬化后,不仅方便3000多人出行,还能带动半弓村、南茂农场几个连队的经济发展。”加茂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芒果、香蕉是半弓村的主导产业,以前由于道路太差,收购商不愿上门,农民要转运出去才能销售。水泥路修好了,收购商的大车就能开进来,农产品就能在家门口销售,节省了运输成本,增加了收入。
半弓村委会大旺上村村民陈运权说,现在骑摩托车去加茂镇办事,要骑半个小时,晴天到镇上是一身灰,下雨天就更麻烦,有时候一个小时都走不到,到处是大车压出的水坑,不得不把摩托车推着走。“水泥路全部修好后,从村里到镇上,骑摩托车只要10分钟左右,办事节约很多时间。”
据了解,从加茂镇到半弓村的水泥路,正在做涵管和排水沟工程,已完成90%,道路建设资金已下拨,工人和机械都到位了,下一步将进行路面施工,宽6.5米、长7.2公里的水泥路今年内可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