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好俗村:建火山岩石屋 存清代“三槐书院”

24.11.2014  17:39

      原标题:海口好俗村:建火山岩石屋存清代"三槐书院"

      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好俗村的火山石屋。

      “好归仁让,俗尚敦庬。”

      海口市西秀镇有个好俗村,村里有座翻修的古庙,根据落款,题写匾额的是清代进士“郑天章”;村里还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一座始建于清末宣统三年的“三槐书院”;村里的老房子已经不多,有些甚至空置多年,但火山岩民居的特色还是那样显眼。

      探访古村,用文字记录正在模糊和远去的历史,还有正在改变和消失的容貌。

      很多时候,古村落的历史被后人进行了简单化的解说,听着也说得过去,哪怕祖先最殷切的希望就挂在最显眼之处,相较之下,哭笑不得。

      海口有个“好俗村”,名字定然不是现代人对“好俗”的理解,听到村民拆开字义“有女有子,有丁有食”,觉着有趣,心里却不认可,非得进村一探究竟不可。

      从海口南海大道往西行使,过高铁拐弯处300米,左侧便看见了大石上刻着的村名“好俗村”三个大字。这个村子隶属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新和村民委员会。

      王后是谁?

      四种说法

      修葺一新的王后庙依然气派非常。庙前开阔的广场上,两株大树左右排开,枝叶舒展,冠似开屏,如守候,如迎接。

      人们总是先被“王后庙”的“王后”二字吸引。匾额提示“光绪丁亥年冬月吉旦”立;“文里郑天章书”却被海南民俗历史专家蒙乐生断然否定:“郑天章的字不是这样!”

      村里有人说,有王姓人家祖上的女儿嫁到皇室,所以有了“王后”,这一说法又被蒙乐生否定,认为“王后”就是冼夫人。

      蒙乐生的推断亦根据村民介绍,庙主“王后”别称“懿德娘娘”,且有“懿德高风,令人景仰”等文字称颂。而庙内供奉的王后娘娘、灵山大王、关圣帝君、班帅候王,以及土地正神、境主大小诸神等中,王后娘娘位居之首。即便嫁到皇室,也不可能在诸神中具有如此地位。再考证乡俗,也只有冼夫人莫属。

      但海南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家善认为,好俗村的“王后庙”属妈祖庙,如今完整并且具有价值的妈祖庙在海南并不多。

      而“王后庙”作为好俗村村民的祖庙,据中华民国五年海口海南书局承印的王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从美德村乔迁到好俗村居住的王雄公,忠厚开基,读书启后,深得村民爱戴。到清朝光绪丁亥年,1887年,村里由姓王的86户捐钱捐物建造镜主庙时,王雄公捐钱贰佰陆拾千文。有网民认为,建好庙宇后,请来境主娘娘的神位,又因全由王姓人集资,所以就写为王后庙。

      关于王后是谁的四种说法,尚无定论,但从庙内墙上保留的文字来看,“奇勋”、“名隆汉室”、“中原”等与冼夫人的功绩似乎更合适些。

      尽管重新修葺,但苦心保留原庙文物,雕梁画栋的乡村建筑技法,立体呈现孔雀头探出墙面等创意,以及装饰诗画教育后人等,别具匠心。

      再走出庙来,仔细揣摩门口对联“好归仁让,俗尚敦庬”,才猛然醒悟“好俗村”的真正意义。祖先们是想崇尚“仁爱、礼让、敦厚、宽容”这些美德,能够永存在本地区和后代中。

      三槐书院,祠堂亦学校

      王后庙西北侧的“三槐书院”显得更古朴。亦是海口市文化保护单位。

      大门上方镶嵌在隔断正中间的木制牌匾“三槐书院”落款:宣统三年秌月,李景侖书。秌,即秋。想必百年前,本地流行的“秋”字就这个写法。落成那一年,竟然是清代的最后一年,迄今103年。

      “槐”字少了上面一撇,原以为年代久远剥落,细看之下并无明显损毁痕迹。想起古代汉字书法多一笔或少一画比较常见,譬如林则徐在被贬新疆伊犁途中题写的西安“碑林”二字,“碑”字就少了上面一撇,据传是因为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心境不佳而为之。或许,“三槐书院”的题写者李景崙,当年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

      门前错落排列着三棵大树,人们想当然认为这就是“三槐”的由来。却不知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属太原王氏的一衍派。《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

      作为好俗村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三槐书院”才应该是过去王姓的祠堂。

      村民对这座书院感情更深,因为解放前和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三槐书院曾用作学校,村里适龄的孩子就读初小。

      门楣上,依稀可辨“高举毛泽东四项伟大旗帜奋勇前进”的字样;6扇木门雕刻有蝙蝠、牡丹等吉祥的图案,古朴细腻,毛主席头像对称印在门板上。

      书院内部厅堂相连,内侧没有山墙,而是由左右两侧共4根柱子承重。“抬梁式”木构架,高大、粗犷,本为北方建筑特色(南方建筑多为精致、秀气的“穿斗式”),海南除了五

      公祠内的“海南第一楼”,“抬梁式”凤毛麟角。

      屋顶脊梁离地约10米,前后共15檩,厅与堂的屋面有41垄瓦,这般规制,在古代的海南乡间完全称得上高大建筑。

      房梁上有“龙飞宣统三年岁次……合族……徐闻雨县学岁贡生裔孙永椿”等字样;院后墙有一副泥塑的对联,“永振书声长绵福泽,广开勋业大显文明。”

      山东好官,赐御葬魂归故里

      村里王姓的“禄”字辈大都改为“录”,村干部王录好一边指引着寻访古井、古巷,一边介绍村子里的名人。一位清朝陈姓先人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后人。

      据说乾隆年间,祖籍浙江的陈应运出生在琼山县石山镇兴隆村,男孩里排行老三,长到九岁父亲去世,两个哥哥分别移居、托养,自己跟随母亲李氏移居到了好俗村。

      陈应运长大后以“陈辉斗”之名应试中举,成了好俗村第一位举人。后来受任山东青州府博兴县知县,一直使用陈辉斗的名字。

      陈应运把官做得极好,资料记载有几个事迹。一是他发现当地有千亩田洋丢荒,竟然是蚂蝗作恶,陈应运设立蚂蝗高价收购站,农民争相下田捉蚂蝗,蚂蝗竟然捉到几乎绝种;二是为了让农民复耕,陈应运采取了几个措施,首先改造农田免赋税、徭役卅年;再就是推广曲辕犁耙式样农具,并免费赠送给农民;还有类似于今天的“送技术下乡”等等。

      那些远走他乡的百姓返回家园,陈应运也主持公道索回被侵占田产,帮他们借钱购买耕牛、种子。

      陈应运一心为民,最终操劳过度,卒于任上。“上闻嗟悼,省派遣专员谕祭,命博兴县官员及农民代表五百多人护丧南归。行装白金绮币外,惟图书数百卷而已。”

      由于赐御葬于好俗村坡地,立举人牌坊,又赐建专祠祀于乡,陈应运最后仍旧魂归故里。

      如今百卷图书已在文革中焚毁,陈应运的坟冢和祠堂依旧保留。村人将陈应运的祠堂奉为陈氏祠堂。堂内对联记载:兄游泮水弟登贤书兄弟同年欣得路,中祖为案首孙作知县祖孙隔世尽扬名。

      但蒙乐生说起2006年,澄迈铺设石油管道,工人和技术队伍中有山东籍青年看到陈应运的坟茔,当即买香烛水果祭祀。陈应运在千里之外的影响竟然延绵了300年。

      可见陈应运在博兴为官,感人至深。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