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T4“PK”俄罗斯T14 谁能赢得国际市场

11.06.2015  10:42

 

T-14坦克在红场的亮相,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热评。俄罗斯此举不但是为了向世界展示军力的强大,也是为了展现军工成就,为装备的出口创造条件。

俄罗斯是传统的坦克出口大国,在漫长的冷战岁月里,俄罗斯出口的T-54A/55和T-72等坦克遍布世界各地。冷战结束以后,坦克市场相对萧条的情况下,俄罗斯的T-90S坦克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出口成绩。但由于主要分系统的技术一直不能取得突破,俄罗斯坦克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当中,中国坦克技术的进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今,西方的坦克生产线早已关闭,国际市场的豹2、M1A2等都是二手货翻新。在坦克强国中,只有中俄的生产线还在运转。我们所说的坦克强国,是指有能力设计制造坦克全系统的国家,从螺丝钉到火炮,从光学镜片到发动机,从履带板到润滑油……相当多国家虽然号称自制坦克甚至用来出口,但主要分系统都依赖进口。

因此,国际客户如果想购买一种新坦克,一般只能在中俄之间选择。眼下的俄罗斯其实只有一种成熟的新造坦克可供出口,就是T-90S。而中国的产品线上有作为低端产品的VT-2、作为中端的VT-1和高端的VT-4,几乎覆盖了所有客户的需求。

T-90S在与VT-1的竞争中都不占上风,更不要说VT-4。而作为T-90S大幅度改进型的T-90AM,也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在VT-4得到国际坦克市场普遍认同的情况下,俄罗斯肯定会在T-14基础上推出外贸型来挽回局面。

那么,T-14和VT-4的对比结果如何呢?首先,T-14的自动化程度并未优于VT-4。这种坦克即使釆用了无人炮塔,也还是需要三名乘员,没有实现车炮长合一。T-14坦克上只看到两副天线,通信能力停留在T-90AM的水平。

从机动性看,T-14釆用了X型对置汽缸柴油机,引起广泛争议。人们普遍怀疑其散热和维护性上存在问题。而且其采用了如此紧凑的发动机,功率还是只能达到883千瓦(1200马力)。T-14的车体却相当高大,阅兵图像中可以看出,T-14比走在前面的T-90A(T-90S的内装版本)大了一圈,目测其战斗全重不在T-90A之下。因此T-14的动力性能不容乐观。T-14传动系的技术细节虽然尚未公布,但发生在彩排期间的一幕却表明变速箱并不成熟。当一辆T-14意外抛锚,赶来的抢修车试了几次也没有拖动它,显然是变速箱内部的机件卡死了。相比之下,VT-4在各种表演中都没有发生过故障。

火力方面,T-14沿用了125炮,目前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性能。但是按照国内专家的说法,固体发射药的滑膛炮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很难再有实质性的性能提升。而俄罗斯在125毫米滑膛炮的火炮材料、内膛工艺、火药力、弹药性能等方面并没有取得显著的突破,因此很难对T-14的火炮有很高的期望值。不过由于采取了无人炮塔,火炮上不再设置抽烟器,或许可以看作结构简化上的进步。

火力不仅仅是火炮,也包括火控。T-14的炮塔上装了一副车长周视镜,炮长镜却不见踪影。我们可以从T-14的炮塔左侧前部发现一个大型窗口,用三片式的盖板挡住,无法一窥内情。这里是设置炮长镜的合理位置,但挡板的存在却说明,T-14配套的炮长镜可能还没有研制成功——苏联/俄罗斯以往的阅兵都没有出现过遮挡光学窗口的情况。这里,我们不得不回顾2014年的坦克两项比赛,当时中国的96A坦克依靠精良火控系统打出了优异成绩,令世人赞叹。俄罗斯必定也希望T-14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火控系统,但苏联的坦克炮长镜骨干生产厂设在白俄罗斯,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坦克工业失去了对这家企业的控制权,火控系统的升级换代面临着跨国协调的困难。因此,T-14的炮长镜研制很可能没有赶上总体进度,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装车。

总体上说,阅兵时的T-14,在火力上是远不如VT-4的。

在防护方面,T-14实现了真正的飞跃。防护的核心是保护人,厚重的车体显然提供了比T-90S更好的防护,最容易中弹的炮塔内没有人员,也给防护加了分。T-14是迄今为止应用主动防护技术程度最高的坦克,不但设置了全向光电和雷达敏感器,还设置了两类拦截弹,这是T-14敢于采用极薄弱炮塔装甲的原因。不过主动防护系统能否拦截高速穿甲弹,国际上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如果T-14的炮塔遭到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恐怕还是会被击毁而失去战斗力,只不过车内人员可以存活,并且开着坦克撤回后方修理。

最后一个,却并非最不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价格。T-14是迄今为止最贵的苏/俄坦克,据说单价已经和美制M1A2坦克相当,而且T-14的研制并未结束,还要投入更多经费,单车价格继续上涨几乎是必然的。高价坦克这并不符合苏/俄的传统外贸风格,因此,俄系坦克的传统国际客户能否接受,恐怕是个比技术成熟度更大的问题,用户何不考虑技术已经成熟、价格却低得多的中国坦克呢?

总体来说,T-14暂时不会对VT-4的市场拓展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它毕竟起到了技术探索的作用,对于中国出口坦克的进一步改进和新型号研制,是有参考价值的。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