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如何应对退稿?贾平凹将退稿信贴墙上当"耻辱"

29.03.2016  11:25

  中新网3月29日电 综合报道,近日,《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小说遭退稿的消息引发关注。事实上,遭遇退稿几乎是作家普遍的经历。

  作家们遭遇的退稿

  对于这一点,余华深有感触。在他的记忆中,从写作到出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退稿大概占用了不少的时间。

  余华还在海盐做牙医时,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投出去的稿件几乎都被退了回来。寄信用的是大牛皮信封,余华就把牛皮纸翻过来,再粘上寄出去。邮递员懒得敲门,往往是把大信封从院子外边扔进来,父亲只要听到很响的声音,就知道退稿来了。

  前几年,麦家的谍战作品曾火爆一时。不过在麦家的回忆中,其成名作《解密》让他“身心疲惫”。据他自己回忆,这部作品写了11年,被退稿17次,“出版了21万字,但前后报废的有上百万字”。

  1978年,路遥写完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这部后来被认为是具有前瞻性的反思“文革”的作品,同样遭遇了多个刊物的退稿。不过,该小说最终在1980年被《当代》刊用。

  此外,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诗人汪国真也常常遭遇退稿。汪国真妹妹汪玉华透露,哥哥一生在创作上十分勤奋,一开始投稿时90%的稿子都会被退稿。

  对待退稿的反应

  如果说作家遭遇退稿是家常便饭,那么对待退稿的方式则是各有各的特点。

  相当一部分人对待退稿的态度是“再投”,余华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曾回忆称:“我当时给杂志投稿,首先要研究这本杂志作品的风格,还得研究为什么会被退稿。好在那时给杂志投稿不要邮票,被一个杂志退稿了,我就换家杂志再投稿。因此,一件作品寄给过很多杂志,可以说我的稿子去过的地方比我去过的地方都多。

  和余华相比,路遥的做法则颇有“气魄”。在遭遇多次退稿后,路遥曾委托朋友将《惊心动魄的一幕》寄给最后一家杂志——《当代》。当时,路遥告诉朋友,如果《当代》不刊用,稿子就不必寄回,一烧了之。不过,就在路遥心灰意冷的时候,小说的发表有了转机。这部小说发表于《当代》1980年第3期,后来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也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作家。

  此外,对待退稿还有一些励志的方式。上世纪70年代,贾平凹曾不断向全国各大媒体投寄自己创作的作品,但往往石沉大海,手头收到最多的是书报社或杂志社的退稿签。“稿子向全国四面八方投寄,四面八方的退稿又涌回六平方米。退稿信真多,几乎一半是铅印退稿条,有的编辑同志工作太忙了,铅印条子上连我的名字也未填。”贾平凹在这一年将收到的所有退稿信都贴到墙上,“抬头低眉让我看到我自己的耻辱。

  没有退稿的年代

  对于今天的一些网络作家来说,退稿已成为从未经历的过去,他们或许无法体会前辈们遭遇退稿的心情,但写作的压力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在2015年的网络作家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唐家三少一年版税收入超过亿元。不过,这只是网络作家“大神”的代表,更多的网络作家收入并不可观,每个月只有几百到几千的稿费,维持生计都很困难。

  对此,有报道指出,一般来说,读者在网站每订阅1000字需要花3分钱,而网站能给作者2分钱,也就是说如果一位作者一天写5000字,有1000位读者肯花钱订阅,那么作者一天才能收入100元,一个月3000元,还涉及缴税的问题。而实际上能拿到这个数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由于收入不稳定,很多网络写手都一边做着固定工作,一边再兼职写作。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