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第2次申奥前曾留家书:若有不测家人可打开
众多体育界人士送别何老(图为许海峰)。
今天上午10点,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1月4日下午3点50分,何振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85岁。
何振梁逝世后,国际奥委会总部降半旗3天以示哀悼。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何振梁帮助奥林匹克运动更加了解他的国家、中国人民和(其)杰出的文化,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它最热忱的大使之一。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何振梁病逝是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重大损失,他对中国体育和世界体育作出的贡献将被铭记。
已故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这样评价何振梁:“他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中我最亲近的朋友之一。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投入,是出于他对《奥林匹克宪章》的忠诚,对他国家的忠诚,也就是说是完完全全的投入。”
申奥成功以后,何振梁被大家尊称为“申奥功臣”、“中国体育外交家”、“中国的奥林匹克先生”,他为这些赞美之词感到不安。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北京申奥“最年长的志愿者”。
一封家书
成家人念想
10点,送别人群陆续排队走入灵堂,与何振梁老人见上最后一面。灵堂正中,挂着何老的遗像,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何振梁同志”。何老身着深蓝色西装,身上覆盖着党旗。灵堂内大约有上百个花圈,都是亲属、各界人士送来的。家属站在一旁,与每一位前来悼念的人握手表示感谢。
在第二次申奥时,何振梁已经被肾病困扰,那时他给儿子留了一封家书,说如果发生不测,家人可将其打开;如果平安归来,则原封不动。今天上午,何老的儿子对记者说,这封家书至今没有拆开,它已成为全家人的一个念想。
病重时,何老最担心的是老伴梁丽娟的身体。今天上午何老的家人说,何老的夫人身体目前还好。可是,让很多人忍不住落泪的,是她送的挽联:“阿梁莫走远,待我结发来”。昨天上午,她把何老一生获得的勋章展示给家人们看,每一枚勋章都是一个故事。讲起这些故事,她如数家珍。
各界人士
自发送别
从9点开始,灵堂外面就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前来缅怀何老。其中,有何老家乡浙江上虞的乡亲,有无锡何振梁纪念馆的馆长,还有来自内蒙古的体育爱好者。他们佩戴一朵小白花,手里拿着何老的生平简介。
何老的老部下、曾任国际排联主席的魏纪中说,他还记得到医院探望何老最后一面,当时何老已经无法与人交谈。但在他离开医院的时候,何老朝着他招了招手。魏纪中回忆,从1958年进入国家体委工作时开始,何老就是他的领导。何老对部下的要求很严格,文件上只要写错一点就要重新写,即使用橡皮擦掉也不行。1993年第一次申奥失败时候,何老非常内疚,甚至因自己在国际奥委会任职,感觉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
“何振梁的做事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为中国体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走出灵堂的许海峰对记者们说,“1993年申奥失败的时候,何振梁默默跟大家握手,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众多体育界人士前来悼念,王义夫、叶乔波、钱红、谢军等人士走出灵堂时痛哭流涕。
奥运老人的故乡情怀
本报特派记者 许前程
何振梁祖籍浙江上虞,192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由于战乱,他9岁那年,全家搬到了上海,但何老说过,“我可是一个地道的无锡人哦。”在无锡,有他儿时常爬上去躺着看天的大石头,有他常去游泳的古运河。
1月4日,何振梁去世的消息传到故乡,无锡人纷纷赶到设在当地的“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缅怀“奥运老人”,寄托哀思。
无锡人自发来怀念吊唁
今冬的锡城,不像往年那么寒冷。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河两岸仍能看到不少绿色。在离市中心不远的运河公园里,有一座两层的暗红色建筑,这里就是“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
走进馆内,里面陈列着各种与奥运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中1900多件都来自何振梁的捐赠。每一位参观者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对着何老的遗像鞠躬献花。“以前每天有五六十人来参观。但从1月4日后,每天至少有三百人进馆,大家都是来缅怀何老的。不少人还是从上海、泰州等地远道而来。”62岁的徐炜馆长说。
徐炜说,当年修建陈列馆时,何老起初是不同意的,他不想突出个人,也怕政府花钱太多。“我们一再解释,陈列馆不用新建,是用上世纪遗存的塑料厂仓库改造的,不用花很多钱。另外,建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奥运文化,而不是个人。何老这才答应下来。”
2008年5月,陈列馆建成后,国际奥委会两任主席萨马兰奇和罗格先生都来参观过,分别捐赠了银杯和金五环,如今都成了馆内的珍贵藏品。
何老曾回故乡寻根
出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沿路往西北方向走约800米,就到了一片叫“田屠里”的地方。这里离无锡地标“吴桥”很近,是何振梁出生的地方。
由于城市改造,田屠里一带不少老房子都已经拆掉了,还有六七十户人家仍住在这里。一位周大爷热情地告诉记者,“何先生家以前就住这里的,在蓉湖大桥下红绿灯所在的位置,是二层的楼房,不过当年是租的。2003年修建蓉湖大桥时,他家的老房子拆掉了。”周大爷说,何先生以前回过田屠里几次,专门找寻儿时记忆中的故乡痕迹。
徐炜说,他当时是无锡市体育局的副局长,曾陪同何老回过田屠里。“有一位老奶奶还认得何老,亲切地说‘振梁回来了’,当时何老特别高兴。”田屠里离京杭大运河不远。何老当时告诉徐炜,自己小时候常常在运河里游泳,从岸边一直游到河中间的小岛“黄埠墩”上。看到这些景物,何老感觉特别亲切。
难忘家乡文化与味道
由于9岁就离开家乡,后来又一直在北京工作,对于无锡话,何老渐渐地只能听而不会讲了。《无锡日报》记者单红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当时已经72岁的何老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他拒绝了很多采访,但当单红用无锡话和他聊天时,老人感到很亲切,最终答应接受采访。
在单红的眼中,何老是一位儒雅渊博的“体育贵族”。“每次采访他,他总是说报道不要突出个人,更不要把他说成‘奥运之父’。奥运之父是顾拜旦,他只能算是个奥运老人。他认为北京申奥成功主要是因为国家富强了。”单红说,2001年以后老人多次回到无锡,“每次回来,他总爱去一些有历史文化的地方,钱钟书故居、薛福成故居这些地方他都去过。看到文物保护得好,听说无锡被评为宜居城市,他特别高兴。”
尽管离开无锡很多年,但何老依然喜欢甜甜的家乡味道。徐炜说,他每次去北京看望何老时,总会带些无锡的三凤桥排骨和穆桂英糕点。乡情,在这位奥运老人的心里,已经浓得化不开……
(本报记者 李嘉瑞 张硕 景一鸣 实习生 白更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