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箭“猎风” 海南或开启台风预报时代
中国对台风的认识,走过了“观风”“追风”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客观提出了“猎风”要求。海南是全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频繁的地区之一,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此次再成为“猎风”主场。
本月1522号强台风“彩虹”给“猎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发射火箭向台风云团里投放仪器,实时获取台风数据,对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防台预警能力等有着重大科学意义。
扎进台风
观察台风内部世界
10月3日23时,1522号强台风彩虹逼近文昌,中心风速每秒45米,风力已达14级。正当海南各界做迎台风准备时,一枚火箭从万宁点火发射。6分钟后,火箭进入了距离万宁约250公里外的“彩虹”云团中。
这是一枚SY-400制导火箭弹,它在成功穿越强台风“彩虹”时,将多枚下投式探空仪送入了云团中心区域,并开始实时传送高质量观测数据。
“我们要获得‘彩虹’登陆前的内部数据。”负责该项试验的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雷小途说,我国此前从未有这方面的观测,为了这场试验,该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及海南省气象局准备了3年。
海南省气象台预报员李勋博士解释,我国目前获取远海台风的信息主要来自远在太空中的卫星,“从太空中看台风就如同近视眼患者未佩戴眼镜,没法看清庐山真面目”,李勋形容。
而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已经采取飞机探测的方式搜集台风的细节信息,甚至可以穿越台风。但是这有一定的危险,飞机可能在台风眼壁内遭受雷击,或者被混乱气流撕扯失去平衡而坠毁。
“台风在远海活动时内部观测资料获取得越多,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就能越准确。此前,国际上飞机探测是重要手段。如果我们国家也能够实现台风内部观测的话,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李勋认为,获取并分析台风内部的温度湿度和风场结构,对于进一步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防台预警能力方面有着重大科学意义。
为什么选择在海南开展首次试验?万宁市气象局局长何海龙表示,海南是台风多发地,将发射设备运输到此,万宁全力配合安装,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李勋看来,海南与雷州半岛这个“台风走廊”呈弧形带,台风靠近陆地时,台风眼壁没有被破坏,有利于信息数据的完整。
事实上,初步分析表明此次试验所获取的台风数据资料,精度高,质量好,同步性强,具有显著的科研业务应用潜在价值。同时,试验完美解决了火箭发射、探空仪高空高速抛撒、远程数据获取等一系列技术障碍。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利用火箭平台的探测近海台风技术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海上台风结构和强度直接探测的空白。
追风之旅
从“看天”到准确预测
如果把主动进入台风内部叫做“猎风”,那么此前的远距离观测和登陆后的调研就只能叫“观风”和“追风”了。千百年被台风肆虐的海南岛,直到近几十年才有“预报”的概念,尤其2010年后,预报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古谚”总结“看天”经验
“台风预报不准确,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台风预报一直是海南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南省气象台副台长冯文说,每一位海南气象系统的技术人员,入职后的警示教育几乎都是围绕台风预报进行的;每逢一个南海生成或可能进入南海的热带气旋出现,大家如临大敌。
然而没有科技手段之前,谁来预报台风?海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郑艳表示,基本属于空白。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气象部门组织人员收集,整理了大量气象谚语。
如琼海谚语,“西风吹过午,台风即来临”;澄迈“冬春西风寒,夏天西风热,秋天西风台风来”;屯昌“黄蜂檐下造巢,当年台风不少”……此外,一些渔民也总结了许多与“老天”打交道的台风经验。如出现涌浪、海吼、台母、风缆、断虹等现象,那么台风即将来临。
卫星云图开启台风预报时代
“卫星云图的使用真正开启了海南台风的预报时代。”冯文认为。
可最早是如何接收气象卫星发送的云图实况资料的?冯文介绍,1975年10月起,海南行政区气象台每天四次接收美国NOAA极轨气象卫星发送的低分辨云图;1978年8月起,改接收日本GMS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发送的红外和可见光云图。
于是有了成功预报台风,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案例。如1985年10月21日三亚登陆的8521号强台风,海南行政区气象台于16日下午和17日早晨做出了准确预报。除了向地方党委、政府、“三防”汇报,区气象局还派人到单位,电话通知,每天8次广播,以及《海南日报》上连续5天报道。由于动员早、防御早,此次台风损失降至最低。此后,还有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台对8710号强台风的准确预报,三亚气象台对8928号台风的准确预报等。“尽管预报的水平还比较低,但这种覆盖了全海域的观测,使得台风的早期监测和有效预报成为可能。”冯文认为。
卫星助力监测数值预报提高准确率
郑艳1993年参加工作时,台里已经熟练使用云图,并开始进行数值预报技术。一晃20多年,郑艳成了台里最“老”一批的预报员。
1990年5月起,海南省气象台改用一套新装置分别接收极轨卫星和同步卫星发送的图像信息,应用计算机完成系统定位、动画显示、云顶温度估测、自动存储等。云图应用分析变得更为直观、准确。
1977年开始,中国自己研制气象卫星,并于1988年、1990年和1999年,先后发射了风云1号A、B和C气象卫星3颗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1997年和2000年又先后发射了两颗静止轨道风云2号气象卫星,组成了中国气象卫星业务监测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同时拥有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2013年9月发射了监测功能更为强大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高时空分辨率的台风立体监测体系。目前在轨运行的静止气象卫星有三颗,其中一颗可执行6分钟加密观测。另有三颗极轨气象卫星与静止卫星互为补充,可实现对热带气旋的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获取高达250米分辨率的台风云系监测图像。此外,广泛布设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与高密度地面自动站、高空探测及移动观测也为台风监测预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数值模式改善中国预报达世界水平
在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的预报中,中央气象台和海南省气象台均作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预报误差远小于全球其他的台风预报中心,这样的成绩给中国气象工作者带来莫大鼓舞。
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介绍,2012年以来我国台风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升,2012年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百公里大关,达到95公里;2013年24小时预报误差再次突破,达到82公里;2014年误差再减少至78公里。同时,48至120小时路径预报准确率也获得显著进步。
冯文认为,这是2010年后,全球的数值预报模式对台风的预报有了长足进步的表现。“台风数值预报技术进步具体体现在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的不断改进。近10年来,数值预报技术日新月异,台风的预报由单一模式集合预报,发展为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模式的初始场质量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也得到不断改善。随着全球多样化高分辨率高质量的数值模式产品在业务中得到应用,中国的台风预报已经进入世界水平。”冯文表示。
探查脾性
土台风防不胜防秋台风偏爱华南
10月4日下午,郑艳打开“彩虹”的预报路径图,向记者们讲解台风路径。这一次强台风与海南擦肩而过,使今年目前登陆海南的台风仅一个1508号“鲸鱼”。自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我省以来,如今每一个影响海南的台风都令人“担惊受怕”。
据统计,海南岛是中国受台风登陆和影响最多的省份之一,仅次于广东省。年平均影响海南岛的热带气旋约7个,登陆热带气旋约2.5个,占登陆全国的20%。因此海南素有“台风走廊”之称。
影响和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文昌、琼海、万宁)最多,占登陆总数的72%,其中又以文昌最多;其次是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陵水、三亚、乐东),占总数的26%。
对海南气象工作者而言,强台风固然可怕,“土台风”也非常可怕,因为它们防不胜防。
冯文介绍,海南气象界,习惯把在南海生成的,生命短暂的热带气旋叫“土台风”。海南土台风生成速度快,中心距离本岛近,路径摆动剧烈,常于近海加强等特点,给预报和防台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困难。南海土台风生成速度快,移动路径难以预测,防御准备时间短,容易造成较大损失,“这就是小台风也不能掉以轻心的原因。”冯文说,今年10月4日擦海南岛100公里而过的强台风“彩虹”属于秋季台风。据统计,虽然夏季生成的台风个数胜过秋季,但秋台风中更容易出现超强台风。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海温等原因,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登陆地点以华南居多,最爱登陆广东和海南。如2013年秋天,副热带高压十分强势,南半球冷空气较往年更加活跃,台风“天兔”、“蝴蝶”、“菲特”、“百合”相继来袭。
强台风
7314号超强台风1973年9月12日上午生成于南海东部,14日早晨4时在琼海博鳌登陆,登陆时最大风速60米/秒,瞬时极大风速超过70米/秒,已超过测风仪器所能测及的范围。又恰逢天文大潮出现,其强度和损失为百年之最。
0518号超强台风“达维”2005年9月26日凌晨在万宁山根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风速45米/秒。先是往西北偏西移动,之后持续26小时南掉,再转向正西方向登陆海南岛。移动速度始终保持在10公里左右,登陆前在南海缓行了4天多,登陆后在海南陆地滞留了13个小时。海南大部分地区8级以上大风持续长达20小时以上,伴随大暴雨,27日龙卷风突袭临高。
土台风
8616号“韦恩”共历时21天,期间两出三进南海,四次登陆,四次回旋打转,五次路径改向,多次加强减弱。其路径之怪异,历时之久,登陆次数之多,强度变化之大,历史罕见。
0801号“浣熊”2008年4月15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生成,成为1949年以来影响和登陆我省最早的热带气旋,从15日14时的热带风暴(8级)到16日14时发展加强到台风(12级)仅用一天时间。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