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迈向伟大的抗战征程

08.07.2015  15:13

   【光明述评】

   从这里,迈向伟大的抗战征程

   ——写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之际

  北京,从崇元观到南太平桥,这段古老而狭长的南北通道,近七十年来,被称作赵登禹路。这条以民族英雄命名的道路,与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一起,成为首都北京仅有的三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抗战到底、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世世代代受到人们景仰。

  驻守宛平城的士兵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3年,日军以伪满洲国为基地,将战火烧至长城一线,时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的赵登禹奉命驻守喜峰口。在抵挡了两日的日军进攻之后,赵登禹身先士卒,率领将士身背大刀,夜袭日军阵地,砍杀日寇50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以来的首次大胜。

  短短四年之后,日军兵临北平城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的步伐。作曲家麦新创作了《大刀进行曲》,激励29军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而此时,赵登禹连同副军长佟麟阁在南苑与日寇鏖战二十余日,已经双双战死于北平城外。时局正如中国共产党为卢沟桥事变通电指出的那样:“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7月29日,北平沦陷。次日,天津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亡的时刻!

  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伏击日军(资料照片,1937年摄)。新华社发

  然而,也正是此时,一个古老民族最雄浑的生命力被激发出来,再度显示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力。

  卢沟桥事变后一个月,淞沪会战打响,中国军队一举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卢沟桥事变后两个多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重创日军,取得抗战首胜。此后历经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长沙会战,尽管日军仍然气焰嚣张,然而,中国还在,中国人的精神还在。在东方战场,中国军民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胜利的天平不可逆转地向正义倾斜。终于,中国战场开启战略反攻,北平城外的卢沟桥最终迎来光复的一刻。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千万英灵,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