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用典》中汲取精神力量

03.12.2015  12:48

   今天《学习时报》第六版发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孔德明的理论文章“从 《习近平用典》 中汲取精神力量”,全文如下:

            编者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近读《习近平用典》一书,我不仅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文化自信。经典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人们学与不学、用与不用,都一直存在,“用典”则能体现个人的风格、魅力、情操,领导人用典更会彰显执政理念,乃至国家形象。
            习近平用典的鲜明特点
  因时应势紧扣主题。习近平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话中谈治国理政、深化改革,引用“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这是北宋苏轼写给哲宗奏议中的一句话,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指出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遇事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强调不能朝令夕改,保持制度稳定,同时,不能因为别人的非议就缩手缩脚,要坚持我们自己的主张、态度,保持自身定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几年来治国理政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习近平在兰考县参加民主生活会谈选拔干部,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一定要有基层实践经验。习近平非常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这句话他几次引用,他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基层一线做起,才能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与领导干部谈学习,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讲学习的三种境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总书记对党的干部,同时也是老校长对学员提出要求与期望,可谓新的《劝学篇》。
  恰到好处画龙点睛。习近平整体用典多,仅在中央党校十九次讲话中粗略统计就用典100多处。但具体到一篇文章、讲话中,往往只有几处,有的只有一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院士大会上激励科学家,“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引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呼应民谚俗语生动亲和。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用典“夙夜在公”,同时使用了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博鳌亚洲论坛致辞中,引用四地谚语: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形象地说明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具有贴近性和亲和力,引起广泛共鸣。
  语言开放包容相得益彰。习近平语言平实亲切生动丰富,发扬传统又与时俱进。既用典,又用开放性语言,包括流行词语。比如就任总书记时强调我们的党“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年致辞中用网络语言“蛮拼的”。接受采访借歌词说事“时间都去哪儿了”。讲话中常用的“打老虎”“洗洗澡”等通俗用语等等,都体现了这种风格,从更广阔的视角体现了文化自信,与用典相得益彰。
  巧用传统展现时代精神。早在1990年7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创作了古体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等不胫而走的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作者爱民为民、勇于担当的伟岸情怀。这是运用古代词牌形式讴歌时代精神的成功典范,将用典提升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
  学习习近平用典,汲取精神力量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领袖人物来讲,背后是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治世”大境界。
  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对中华文化非常热爱。在澳门大学对学生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每次出访,几乎都在当地发表演讲,或在媒体发表文章,介绍阐释中华文化,在服装、宴会等方面也尽显中华元素。用典是最集中的体现。今人用典,既包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体现着对历史文化的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驾轻就熟的用典体现的是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高度自信。尤其在外交活动中是如此。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他引用“计利当计天下利”;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他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比利时《晚报》发表署名文章,他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他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用典展现的是中国气派,体现的是中华精神,彰显的是中华文化自信。学习习近平用典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
  汲取政治智慧。中华文化讲究修齐治平,落脚于治国安民。古人也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习近平善于运用中华经典阐释治国理政思想,展示了大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比如:学习他引用的“政者,正也”“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可以加深对政治及执政的理解;学习他引用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可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学习他引用的“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可以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学习他引用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以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学习习近平用典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涵养浩然正气。中华文化强调价值理念,追求道德崇高。习近平用典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比如,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描摹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壮阔历程,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以百姓之心为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强调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精神坐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培养笃学精神。中华文化倡导学习,讲究崇学向善。习近平用典,何以脱口而出?何以把握得当?何以运用自如?何以影响深远?根本在于习近平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热爱,在于对一切优秀文化的借鉴吸收,在于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从青年时起,习近平就留下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佳话。近年来他特别指出学习传统的态度,“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强调,“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以继承发扬态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态度对待和借鉴外来文化,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学习型干部,建设好学习型政党和国家。
  坚定理想信念。中华文化倡导责任,讲究家国情怀。习近平立足于原典,着眼于创新,将经典融入一篇篇生动丰富深刻的讲话、文章当中,汇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融合在复兴使命、家国情怀与伟岸人格中,体现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接与传承,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鉴古镜今、继往开来,展现了文明大国领导人的风采和魅力。用典主题宏大、立意高远、丰厚丰满,充满革命理想的张扬、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浓厚的为民务实情怀,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学习习近平用典可以进一步滋养心灵情感、积聚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习近平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经典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学习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感受经典背后的民族发展与文化传承,感悟用典的精妙意境与文化品格,是增进文化自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展、实现文化自强的文化寻根之旅,也是汲取政治智慧、培养浩然正气、思考人生价值、树立笃学精神的人生学习之旅,更是把握民族历史、立足现实伟业、放眼未来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推进民族复兴的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