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亿万里追寻 新视野探测器与冥王星擦肩

14.07.2015  10:43

  经过50亿公里的飞行、9年半的太空穿梭,“新视野”号探测器将于14日掠过冥王星,探测这个迷一般的冰冷星球。

  人类直到1930年才发现冥王星的存在,对它的认知还存在诸多误会。随着“新视野”的靠近,冥王星将史无前例的向人类实现最清晰的呈现。

   【带着骨灰飞向你】

  不论人类对冥王星的认知变化如何,但发现者为美国天文学家克劳德·汤博却没有争议。

  85年前,年仅24岁的汤博发现了这颗神秘的星球。这颗星位于太阳系边缘,冰冷、阴暗,人们用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的名字命名这个星球,认为它是太阳系的第九颗大行星。

  冥王星的发现者汤博1997年逝世。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决定放出“新视野”号,实现人类对冥王星的首次探测,汤博的遗孀和两名子女提议,让“新视野”号携带1盎司(约28克)骨灰。

  骨灰装在一只直径5厘米的铝罐内,罐外刻着几行字:“这里埋葬着美国人克劳德·W·汤博的遗骸,冥王星和太阳系‘第三区’的发现者,阿黛尔和穆伦的儿子,帕特丽夏的丈夫,安妮特和奥尔登的父亲,天文学家,教师,说俏皮话者,朋友:克劳德·汤博(1906—1997)

  汤博的女儿安妮特和儿子奥尔登打算12日在约翰斯·霍普金斯位于马里兰州劳雷尔市的应用物理实验室观测“新视野”号与冥王星的相遇。而汤博的遗孀帕特丽夏已于2012年去世。

  安妮特接受NASA采访时说:“我想,我的爸爸也会和‘新视野’一样激动吧,为什么不呢?当他观测冥王星时,那只不过是一个光斑。

  包括汤博的骨灰在内,“新视野”共携带9件纪念品,其中还有一张1991年发行关于冥王星的美国邮票、分别代表“新视野”号发射州佛罗里达州和建造州马里兰州的两枚州币(25美分硬币)等。

   【从没如此靠近你】

  “新视野”号迄今已经飞行48亿公里,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4日早晨7时49分(北京时间14日晚19时49分)到达此行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距离为1.25万公里。

  人们曾对冥王星存在诸多误会,比如曾经认为它比地球还大,但几经调整,目前认为它的直径仅为2300公里,体积相当于月球的三分之二。冥王星公转周期为248年,人类迄今还没看它走完一圈,仅仅是三分之一圈,对它的认知远远不够。

  “新视野”号项目负责科学家艾伦·斯特恩说:“我们会让你震惊……NASA通过‘新视野’所做的事情在我们的时代史无前例。

  冥王星是NASA对太阳系所有大行星探测计划的最后一站,计划从1962年对金星的探测开始。无独有偶,50年前的7月14日,正是“水手4”号探测器飞掠火星的日子。

  尽管冥王星已经失去太阳系大行星的地位,但在“新视野”号2006年1月19日启程时,冥王星仍是九大行星之一。当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太阳系行星新定义,冥王星76年的九大行星地位不保,被降格为“矮行星”。

   【让我好好看看你】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哈尔·韦弗斯说,最近几星期对冥王星的窥探越来越有“滋味儿”,科研小组看着那些照片都在“流口水”。

  以往冥王星的最佳照片来自“哈勃”望远镜,照片中那些像素化斑点如果是陆地,那么将在“新视野”拍到的照片中可见。本月8日,NASA接到“新视野”传回的冥王星照片显示,这颗褐色星球上有一个巨大的桃心形明亮区域,宽度可达2000公里,还有一条巨大“”形阴影。

  科学家们预测,等到14日掠过冥王星,“新视野”将带回最清晰的图片。届时,这台小钢琴大小、连燃料450公斤的探测器携带的7种工具将全力工作,可能采集海量数据。“我们将改写教科书,”韦弗斯说,“我们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去看它。

  冥王星虽然已经降为矮行星,但根据以往探知,它也有好几颗卫星,其中包括体积相当于冥王星一半大的卡戎(冥卫一)以及小卫星尼克斯(冥卫二)、许德拉(冥卫三)、瑟伯勒斯(冥卫四)和斯蒂克斯(冥卫五)。这些卫星的名字均来自希腊神话,分别是冥河船夫、冥界黑暗女神、九头蛇、地狱三头犬和冥河的名字。

  按照计划,“新视野”也将观测冥王星的所有已知卫星并观察是否有更多卫星以及未知星。

  这次探测重点主要集中在冥王星和卡戎,试图探测它们的表面、化学成分,测量温度、以氮为主的冥王星大气层气压,测算其向太空散逸气体量。按照先前估算,冥王星气温可以降至零下240摄氏度。

  “新视野”项目成员、华盛顿大学学者比尔·麦金农预计,探测器可以观测到冥王星上的环形山甚至火山痕迹,表面冰层下可能有液态的海洋和岩石核。“那些认为我们会找到冰冷死冰球的人们会大吃一惊,我希望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他说。

  不过,科学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探测成功,直到“新视野”在完成最接近冥王星13小时后,如果它致电总部,才能确认。NASA预计,冥王星的“近景特写”最早可能15日才能发布,全部数据预计得到明年10月才能传输完毕。(新华社特稿)(庄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