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海口抗风救灾纪实 困境中坚守危难时刻担当
海口网8月1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亮亮)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超强台风“威马逊”来袭,给海口带来沉痛创伤。大灾大难面前,琼岛大地上的人民子弟兵,充分发挥了抢险救灾主力军、急难险重突击队的作用。
凭借“险情就是命令”的责任担当,凭借“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坚守,凭借“军民鱼水情”的朴素情怀,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和地方党、政、警、民一起紧密协同作战,打赢了抗击“威马逊”的硬仗,谱写了一曲曲感动椰城、感动琼岛的英雄之歌、大爱之歌。
危难时刻的一种担当
“危难时刻显身手”,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营救。
“威马逊”来袭前,省军区、南航、武警、边防、消防、海警提前部署,迅速启动防风救灾紧急预案,领导靠前指挥,全员积极备战,努力做好防风工作。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风速达到60米每秒……”7月18日15时30分左右,41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接着又汹汹向海口袭来。
受超强台风影响,全市险情连发,情况万分危急!
7月18日16时50分,美兰区演丰镇北港岛一居民家住宅被洪水淹没,8名群众被困,演海边防派出所接警后立即联系当地政府,出动冲锋舟开展救援,迅速将8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安置。
7月18日19时,三江农场上山村发生险情,市委常委、海口警备区司令员彭军亲自指挥,美兰区人武部部长蔡永宏带领60名民兵冒着狂风暴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请示省军区派军炮团100人前往三江农场参与救援,先后转移受困群众400余名,直到次日5时30分才返回营区。
“秀英区业里村积水严重,全部村民被困,请求武警迅速支援……”7月18日晚20时30分,省三防办的紧急求援电话到达武警值班室。武警海口市支队迅速抽调40名精干力量组成第一救援梯队,冒着暴风雨紧急赶赴业里村救援。村庄已经成为一片汪洋,瓦房开始摇摇欲坠。官兵们来不及喘气,手拉着手组成人墙向着被困群众步步前进,将群众一个个背起解救到安全区域。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21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7月18日21时许,龙华区苍东村、苍西村房屋损坏严重,陷入一片汪洋,情况危急,海口金盘消防中队立刻前往救援,经过5个多小时的积极营救,成功将12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
“凌云楼工棚坍塌,42名男女老少被困……”7月18日晚21时10分,琼山区人武部部长陈大富接到救援电话,紧急派出15人的突击队,向凌云楼进发。救援队伍不畏风雨,从断树残枝中开辟出道路,把被困人员一个个接出。
有一位老人身体虚弱,陈大富上前去背。突然,狂风吹起一块铁片飞来,陈大富的额头被划了一道近10公分长的口子,鲜血直流……
在危难面前,子弟兵们挺身而出、敢于担当,老百姓安全转移了,而子弟兵们则累得筋疲力尽,有的还身体负伤。
困境之中的一份坚守
“千磨万击还坚劲”,这是一场与身体极限抗争的自我挑战。
“威马逊”肆虐,给海口城乡带来满目创伤。台风过后,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百姓家园的重任摆在面前。子弟兵们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精神,马不停蹄投身灾后自救和恢复重建的一线。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付出血汗的日日夜夜,那份如钢铁般的执着坚守———
省军区救灾指挥组召开紧急部署会,抽调6个部队2700余官兵、179辆运输车、11辆防化车、喷洒车等特种车辆和14辆挖机、装卸机等工程机械车,全部进驻海口,展开灾后重建“大会战”。
7月24日晚23时42分,省军区某旅200余官兵依然在南沙路挥汗如雨,清理街道两旁的垃圾。列兵沈泽锋、张燕康手上分别磨出两、三个血泡,仍咬牙坚持,他俩合力铲起一堆腐烂恶臭的垃圾,喊着号子往车上送。“我们多流点汗水,群众就少受一点罪”,这是战士们口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武警总队训练基地接到出动命令后,正在基地培训的学员排长李书伟带领战士前往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阁村清理路障。他们每天早上6点30出发,带领战士清理完路障后,直到晚上11点才能回到营区。中午干活累了,大家就躺在地上用矿泉水瓶当枕头休息。7月24日上午10点,李书伟和战友在清理路障时,李书伟大腿受伤倒地,鲜血直流,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才脱险。
7月23日上午,海口边防支队15名官兵驾驶两艘船艇,满载着840多桶重约15吨的矿泉水,开了两小时终于抵达北港岛,将水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搬运物资、清理道路、修缮房屋、修理渔船……台风过后,海南公安边防总队32支抗灾突击队、1200名官兵才下救灾现场,顾不得休整,又会同增援警力转战各受灾区。
台风过后,灾区居民用水紧缺。消防官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投入运水送水、排涝清障等任务。消防总队紧急从三亚、洋浦、琼海、澄迈、万宁、屯昌、陵水、保亭等地抽调31辆水罐消防车增援海口,加上海口33辆水罐消防车,保障海口市居民生活用水。抽调2套6台远程供(排)水系统车辆增援海口,与海口2套6台远程供(排)水系统车辆一起参与抢排高铁东站、海甸兆南绿都小区、宜欣广场等地下建筑内积水,缓解了群众燃眉之急。
此外,南航部队、海警官兵也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7月19日,海警一支队接到市福利院求助电话,通往该院唯一的道路被大树阻断,储备物资已消耗一空,孤寡老人、残障儿童等500多人面临困境。接警后,30名海警官兵携带电锯、砍刀等工具,和福利院工作人员、周边居民一起锯断大树、搬运树枝。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终于疏通道路,使救援物资及时送达福利院。
7月19日清晨,南航部队在战备任务繁重、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仍迅速抽调所属部队200余人,10台车辆,全力增援救援工作。因为灾情紧急,部队官兵连早饭都没吃就出来参加救援,许多官兵在干活过程中手都磨破了,仍然坚持工作。
像这样的感人场景,还有很多很多。子弟兵用挥洒的血汗,换来了百姓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为重建家园注入了强大力量。
对待百姓的一片深情
很多参与抗风救灾的官兵,自己家里也受了灾,有的甚至家处一线重灾区。可他们顾不上探望家人,顾不上自救,甚至顾不上牵挂。他们用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抗风救灾中,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7月24日,美兰区海甸四西路,武警总队一支队四中队副队长李文正在和官兵们一起清理路障,汗水把他的整个迷彩服都浸透了。李文是文昌人,台风发生时他接到家里电话,家中房屋倒塌,母亲恳求他回去帮忙重建。李文内心矛盾地流下了泪水:“妈,部队有任务,我走不开,任务完了我立马请假回来!”台风过去第三天,部队领导得知李文家里的情况,决定放他一天假回家看看,他毅然谢绝:“谢谢领导,现在支援重建任务很繁重,我不能离开!”
是什么铸就了这份责任的担当?是什么支撑了这份执着的坚守?从根本上来说,源自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之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源自人民子弟兵宽广的胸怀、朴实的情怀。
有了这份感情,面对险情、危情,省军区官兵无畏无惧、义无反顾冲锋在救灾前线,两天就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3500余人,冲锋舟30余艘,车辆近百台,转移群众5000余人;有了这份感情,武警总队先后投入兵力10565人次、车辆800台次、舟艇32艘,疏通道路450余公里,清理垃圾5000余吨,解救被困群众4000余人;有了这份感情,省边防总队共派出警力8554余人次、车辆1902台次、船艇118艘次,协助转移群众8600多人,疏通道路40多公里;有了这份感情,截至7月22日,全省消防部队接警出动591起,出动车辆4231辆次,警力13500人次,营救被困群众1230人,疏散转移群众8616人......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凝结着人民子弟兵“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除了积极投身抗风救灾,子弟兵们还慷慨解囊,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省军区迅速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在政委刘新的带领下,全体机关干部纷纷慷慨解囊,不少战士也主动参加捐款活动;边防总队动员全省边防官兵向灾区捐款,从机关到基层、从将军到士兵,从党员到团员,广大边防官兵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海口舰官兵远在太平洋参加环太联合军演,依然情系家乡人民,专门发来慰问电,与上级支队官兵一起为灾区捐款30万元......一笔笔带着体温的爱心款,源源不断送到灾区群众的身边。
目前,海口已初步取得抗击超强台风阶段性的胜利,其中离不开人民子弟兵中流砥柱作用的充分发挥。
台风已经远去,爱心不断汇聚。在海口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战役中,人民子弟兵们,依然续写着英雄的篇章、大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