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化扶贫 整合资源推进整村扶贫
20.10.2014 00:55
本文来源: 蓝网
从贫困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农村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近年来,昌江县扶贫工作坚持通过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等方式稳步推进,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实现产业化脱贫。
昌江县现有行政贫困村36个,特困村7个,这些村庄大多存在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小组在对各村实地考察后,决定先从鼓励农民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入手。在石碌镇的尼下村,村民刘新民带我们看了他刚刚种下的35亩南瓜地,他说,今年开地种田的资金,来自于政府去年扶持他发展的养殖业。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尼下村村民 刘新民
【去年(政府)给我们霸王鸡、还有鹅苗鸭苗,现在我养大了,就把鹅鸭鸡全部都卖掉)。】
政府无偿提供的鸡苗和鹅苗养大后,刘新民今年一次性卖了6万多元。为帮助村民实现长期减贫,政府又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刘新民他们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发展多元产业。目前除了开辟瓜菜地, 刘新民还种了200多棵沉香木。
如今一年多的时间,刘新民从年收入不足5000元,提高到近10万元。这个月,由于种植产业的不断扩大,他还雇佣了6个工人。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 王远精
【就是要通过他们(村民)的能力,解决他们自我发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能力,第二个能够形成他们自己的产业。】
同期声:记者 徐小云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除了因地制宜地推进贫困村实施产业化扶贫,昌江县委县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现在所在的贫困村之一南在村,坐落在霸王岭的山脚下,过去这里都是泥巴地茅草屋,那么如今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 已经是通往了房前屋后。)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南在村村民
(这个路以前就是破烂的路,现在路好了,开车出来也好了,搞生意拉点东西出来也是好,赚生意钱比以前要多一点。)
顺着大路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美丽的楼房,帮助贫困村淘汰茅草房,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是近年来昌江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南在村村民
【政府补贴了8万块钱,搞房子。(你们每家每户都有8万块钱?)嗯,8万块钱补(贴)房子,再搞装修。】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南在村村民
【(以前)不比现在,政府搞好了,(我们)住好了,就不怕台风,不怕下雨。】
从2011年到2013年,昌江县已对大炎村、三派村、钱铁村、尼下村等10个行政贫困村和7个特困村展开整村扶贫开发工作,惠及村民8841人。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副县长 李世明
【2014年投入资金最大,整个投入资金接近1个亿左右。投入的人力也最大,要求全县干部都要包村、包户(定点扶贫)。】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王昌运)
本文来源: 蓝网
20.10.2014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