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云龙镇云岭村党员带头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岭村2016年底就全部实现脱贫, 2017年,云岭村贫困村脱贫出列。这个村全部快速实现脱贫有哪些“奥秘”?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带头扶贫“暖民心”,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既“富脑袋”又 “富口袋”。
党员带头扶贫“暖民心”
走进云岭村,处处干净整洁,道路硬化一新,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作为云龙镇唯一整村推进脱贫村庄,其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五网”设施完善。
但早在2016年,云岭村有贫困户22户100人,是云龙镇贫困户、贫困人口最多的村。面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等一系列“帽子”,云岭村党支部力求突破。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诗雄说,在推进云岭村整村脱贫过程中,村委会成立了云岭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临时党支部,以“群众点单党员跑腿” 为活动载体,建立“民情台账”解民困。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基层走亲、入户聚餐劳动、听取群众点单、争当模范先锋活动,为贫困户“一对一”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共发放民情台账卡708张,收回62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61项,形成“致富一家人”的工作合力,构建起“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让村民感动的是,党员干部还亲自买菜走访下厨,与贫困户共同生产劳动,拍摄全家福,参与家庭聚餐。
党员干部带头扶贫“暖民心”,有力带动了群众脱贫,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2017年,云岭村全面完成整村推进脱贫出列,实现2016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户100人如期稳固不返贫,完成任务的100%。
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
“以前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基地,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可以挣不少钱,脱贫了更要努力奔向致富路。”云岭村脱贫户冯所太告诉记者,他们一家4口有新农合补贴,两个孩子上学有教育补贴。让他更高兴的是,不仅有入股分红,还可以在村里的萝卜示范基地打工,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据介绍,云岭村20亩萝卜示范基地建设在云龙镇三角梅扶贫示范基地内,充分利用三角梅空闲期和闲置空地发展萝卜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主抓手,云岭村牢牢牵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在云岭村的40亩三角梅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入股的三角梅正竞相绽放。近几年来,云岭村委会将农户手中分散的荒地资源整合流转,建起了三角梅种植基地,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还带给村集体每年2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发展“三角梅产业”、打造“三角梅经济”,是云龙镇特色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现在“,靠三角梅脱贫,借三角梅致富”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早已不是梦想。
脱贫户到课培训率高
近日,在云龙镇协同琼山区农业农林局举办的精准扶贫瓜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上,云岭村的脱贫户积极前来参加培训。
“平时我经常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现在家里已经脱贫,生活越来越好了,以后更要多学习,努力奔向致富路。”云岭村脱贫户胡行杜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云岭村的脱贫户与帮扶责任人到课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帮扶责任人利用夜校时间与脱贫户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此外,云龙镇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学习之星”“服务之星”“脱贫之星”评选,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干部帮扶热情。创新推出 “观看电视夜校+专家授课交流”“夜校线上学习+线下点单培训”“学习成果转化+产品销售活动”三大模式。云龙镇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培训学习,解决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让群众从“富脑袋”到“富口袋”。村民们想法多了,干劲更加足了。
据悉,目前该村还推行“互联网+”模式,开设了云岭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搭建“直销农场”微信群、“云龙农家”网店等销售平台,提高了“宽柏龙眼”“云龙淮山”“云龙萝卜”等系列农家土产品的“能见度”,拓宽农产品的产销宣一体化渠道。
[来源: http://http//www.hkwb.net海口日报 ] [作者:史瑞丽 许晶亮] [责任编辑:陈家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