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伙云南追逐“甜蜜”梦想 要带家乡柚子一起致富

26.11.2015  02:57

  大学摆摊卖蜂蜜 一瓶赚一元挖出“一桶金”

  4月17日清晨,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记者从昆明市区来到6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乡村。

  推开一户农家小院的大门,顿时便有千万只蜜蜂的“嗡嗡”声在耳边萦绕。透过窗户,熊剑正穿着防护服,在忙着添置新的蜂房。

  今年31岁的熊剑,是云南中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虽然经营着年销售额超4000万的企业,在昆明市区也有自己的办公楼,但熊剑却还是喜欢来到这个偏僻乡村,和蜜蜂们待在一起。

  熊剑出生在重庆丰都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直到15岁,都没有走出过县城。父亲告诫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考所好大学。

  高考那年,成绩优异的熊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专业。父母无法接受,在他们眼中,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考公务员,端“铁饭碗”,能够有个好工作,而养蜂是农民干的事。

  “其实,爷爷、爸爸都卖过蜂蜜,所以我从小就喜欢蜜蜂。没人理解我的选择,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后悔。”熊剑说完,微微一笑。

  进入大学后没多久,熊剑就尝到了蜂蜜的“甜头”。在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销售学校自产的蜂蜜成为每届学生的“必修课”。但因为一瓶蜂蜜只能赚一元钱,大部分学生认为费力不讨好,所以并不当回事,而熊剑认真了。

  “多卖几瓶,赚的就多了。”熊剑的办法笨,效果却很明显。他在人流量大的超市门口摆摊卖蜂蜜,最多的时候,2个小时就卖掉24箱、576瓶蜂蜜。一学期下来,赚到了4万元。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对于刚进大学的熊剑来说,有点突然。但他并没有拿去挥霍,而是继续投资。“福建的运动鞋便宜,款式有多,我就想带回老家卖。”熊剑拿出4万,又借了4万,去买鞋子。几经周转,将2000双鞋子运到了重庆丰都老家。

  但熊剑没料到,还没等他去摆摊,大众尺码的鞋和款式新颖的鞋,就被亲戚朋友以成本价选走了。“剩的鞋子亏本都不好卖,全堆在家里,现在都还有几双。”说起那次失败,熊剑刻骨铭心,他也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熟悉的行业,生意不能做。

  为了还钱,回到学校后,熊剑又重新做起了蜂蜜生意,也没再停下来过。大学四年,蜂蜜生意越做越大,从摆地摊到开门店。毕业前,他已经有了6家门店和4个专柜,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创业遭遇质量危机 宁愿关门亏钱也不砸招牌

  蜂学专业的专业性强,就业渠道相对较窄,毕业时,熊剑的同学几乎都“转业”了,只有熊剑在雄心勃勃地规划着自己的“甜蜜”事业。

  此时,熊剑一心想的,还是依托人流量,把蜂蜜的销量提升起来。“哪儿的人多,而且源源不断?”熊剑首先就想到了景区。毕业后,他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蜂文化观光工厂》来到广州,四处寻找投资合伙人。

  等了大半年,这个创业梦想却并没有实现。2007年初,熊剑离开广州,来到了云南。“四季如春的云南,花的品种多,中华蜜蜂的数量也最多,最适宜采蜜。”熊剑决定在云南打造自己的蜂蜜品牌。

  很快,云南中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中蜂的卖点在哪里?“好山好水好蜂蜜。”熊剑首先想到了要打“云南”牌。于是,“纯天然、无添加”成了他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切准备就绪,熊剑就开始建厂房、找门面、收购蜜源,100万的创业资金一下子就用完了。但这时,熊剑却遇到了难题。

  熊剑回忆,在分装蜂蜜时,他尝了一口,发现蜂蜜的甜味不对。经过相关部门鉴定,这批蜜源里都添加有糖浆。

  这个结果对熊剑来说,犹如五雷轰顶。“我们的招牌就是‘无添加’,如果继续包装出售,不是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吗?但钱都花光了,如果不卖,公司如何继续经营?”

  在挣扎犹豫了一周后,熊剑毅然决定停业。他处理掉收购的蜜源,卖掉厂房。创业之路刚刚起步,就回到了原点。

  重回山村学养蜂 不到1年发展到2000多箱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让熊剑意识到,要做最真最好的蜂蜜,必须从源头开始把关。于是,停掉工厂后,熊剑来到了云南文山州的一个小山村,找到一家养蜂的农户,去当学徒。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以前一直都是收蜂产品的‘二道贩子’,从不知道养殖蜜蜂的辛苦。”在山村学养蜂的那段经历,熊剑很难忘。“一块空地、搭个棚子,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每次搬蜂箱,身上都要被蛰几下,肿上几天。”

  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虽然云南的冬天算不上冷,但照顾不周,蜜蜂就会被冻死。蜜蜂的数量增加了,蜂箱如果跟不上,蜜蜂们就会分家飞走。

  面对挫折,熊剑没有灰心。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原因,不断改进养殖方法。短短半年时间,蜜蜂就从10箱发展到100箱,每箱蜜蜂的产量也比其他蜂农高出3倍。

  听说村里出了个养殖能手,周边的蜂农都来向熊剑学技术,还成立了合作社。于是,熊剑就在文山州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养殖基地,有了2000多箱蜜蜂。

  酒香却怕巷子深,看着蜂农们辛苦采集的蜂蜜只能“窝”在家中,熊剑比谁都着急。但他的钱都亏完了,已经没钱收购蜂农们的蜂蜜,该怎么办?

  “蜂农们都是信任我,才加入到我的养殖基地,不能让他们承担风险。”思来想去,熊剑决定将自己仅有的,大学里那6家卖蜂蜜的门店卖掉。收回的80万,全部用来收购了蜂农的蜂蜜。

  熊剑的守承诺、靠谱,很快在当地传开了。越来越多的蜂农加入到他的养殖基地。有了规模大、质量过关的蜜源,熊剑的中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又开始重新营业。

  开发蜂蜜柚子茶 要带着家乡柚子一起致富

  走进熊剑落户昆明呈贡县经济开发区的中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800平方的标准化厂房里窗明几净,包装间、灌装间、贮藏间、消毒间一应俱全,仿佛一个个规则有序的小蜂窝整齐地排列在厂房内。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带着口罩、手套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在熊剑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和堆积如山的文件,而是瓶瓶罐罐的蜂蜜。“虽然蜂蜜疗效都一样,增强免疫力,养肠胃等等,但是不同的蜂蜜适合不同的年龄段,口感也不尽相同。”熊剑指着桌上的蜂蜜说。

  枸杞蜂蜜、荔枝蜂蜜、藿香蜂蜜、荞麦蜂蜜、金银花蜂蜜,还有蜂王浆、蜂胶……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出售的蜂产品不下40种。

  “如今,云南很多知名企业都是由我们提供蜂蜜,两三年的时间,企业年销售额就超过了4000万。”熊剑告诉记者。

  “甜蜜”事业在云南站稳了脚跟,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家乡重庆。最近,他正在尝试开发一款新产品——蜂蜜柚子茶。

  “柚子用的家乡的特产红心柚,红艳艳的果肉,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加上我们纯天然无添加的蜂蜜,一定会大受欢迎。”熊剑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底,市民就能在商场里买到这款蜂蜜柚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