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派驻乡镇检察室职能 不断延伸生态检察工作触角

30.08.2017  08:31

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派驻乡镇检察室职能,不断延伸生态检察工作触角——
守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检察前哨

  ■ 本报记者 金昌波 通讯员 朱璇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

  2013年以来,海南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派驻乡镇检察室职能,紧紧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海南模式,构建起预防宣传、重点打击、修复赔偿、源头治理“四位同步”的生态检察工作格局。

  强化法律监督

  今年6月,白沙黎族自治县检察院派驻七坊检察室在开展生态巡查工作中了解到:最近几年,有人在该县白沙村某村民小组违规建洗涤厂,该厂发出的轰鸣声严重影响村民生活,排出的污水导致池塘变得又脏又臭,灌溉农作物的水也遭到污染。随后,白沙县检察院安排干警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实地查看污染现场,并依法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查处洗涤厂违规从事洗涤工作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收到检察建议后,白沙县环保等监管部门迅速启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调查。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白沙某洗涤中心停止营业,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厂房搬离居民区。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利用派驻乡镇检察室工作在一线的独特优势,把生态巡查作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举措,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环节,深入开展滚动式生态巡查7481次,从中发现和收集生态领域职务犯罪线索168件,立案查处141人,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背后的渎职贪腐行为的高压态势。

  探索恢复性司法保护

  当前,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犯罪分子被判入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受损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修复,荒山依旧。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保护机制,强调检察机关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时,树立“打击与修复并重”的执法理念。

  此外,在办理盗伐、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时,我省检察机关重在“补植复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督促涉案单位、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补植林木,恢复生态,并以此为据,提出从轻、减轻处理的意见。

  “开展‘补植复绿’,不仅让当事人以实际行动弥补损失,悔过自新,也能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已督促“补植复绿”3476余亩约33.3万株,实现了办一起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挽救一个家庭的效果。

  坚持惩治与预防并重

  派驻乡镇检察室设置在乡镇,工作在保护生态第一线,最能先行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生态环境的“体温计”和“晴雨表”。

  基于此,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乡镇检察室的生态触角作用,始终坚持“教育为先,警示在前”的原则,依托22个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定期深入农村基层和环境保护问题突出地区开展法律宣传1954次,警示教育537次,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此外,全省检察机关还始终把工作重点聚集在查办和预防生态保护领域的职务犯罪上,紧紧盯住环保、国土、林业、水务、海洋渔业等重点部门、重点人员,严肃查办在履行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并结合办案,深入开展生态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

  (本报海口8月29日讯)



  
海南检察:保持打击张力 守护生态改善
  海南岛是一块特殊而美丽的岛屿,检察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