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学而不化,非学也

30.07.2015  16:33
习近平:学而不化,非学也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学习经典】

   ——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 (三十七)

   习近平:学而不化,非学也

  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鞠鹏摄

   (一)文以化人

  “学而不化,非学也”,这句话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庸言》,曾被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引用。

  如果只知道学、却不懂得把学问化用,那么并不能算作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教行于上,化成于下。

  化,这是学以致用的重要一步。在国学里讲的“文化”,既是常作名词使用,更要当做动词看待。《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社会人伦中的规律道理化入人心、推行天下,这就是“文化”的意义,是为了实现“以文化人”的作用。

  如果学到的“”,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人心、风化社会、化成天下,那么这些“文化”,就没有开启人文作用,就没有形成文明意义,就没有学以致用、以文化人。

  儒家说“以文化人”,佛家说“转识成智”。如果只是停留在“”的层面、“”的层面,就还仅是知识的理论接收;直到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指导于个体生命、作用于社会教化,这才是完成了“”的转变、实行着“”的层次。

  食而不化,是只吞咽食物而没有吸收营养、助益人体;

  学而不化,是只听闻理论而没有化为智慧、浸润生命。

  学而不化的经典事例,我们可以看”按图索骥”这个成语的来历:

  中国最早的相马术著作,是先秦时代孙阳写的《相马经》,孙阳便是人们常说的伯乐。伯乐的儿子,也想继承这门家学,于是把《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然而当他出去寻找千里马的时候,参照父亲著作中的相马指南——额头隆起、双眼突出、四蹄庞大,找到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他认为癞蛤蟆的外形,与所学知识中的形容之词非常吻合,然而,却谬之千里。

  呆板地按照图样去寻找好马,这就是“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没有真正领会知识、运用知识,学而不思、学而不化。

  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平时也常说要“活学活用”。中国文化,本来就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不能以学养人,就不能算是“学养”;

  不能以文化人,就不称其为“文化”。

   (二)文以载道

  在中国文化的认识中:学,只是过程;化,才是目的。

  比如《毛诗序》中就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意思是说,诗情民歌风行天下,是为了以诗中情志去教化人心。诗言志,诗中表达的情怀、志向,通过优美诗意的语言,润泽了人心、风行于社会,从而令民心向美向善,这才是诗教的意义,这也是将文学思想化成天下的终极目的。

  这样一看,我们就懂得了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所有堪称经典的文化内容,都不会仅仅是娱人声色或为稻粱谋的一时创作,而是肩负有叙说道理、传递精神、引领思想、点燃能量的教化作用,就叫做“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就是通过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人文道理,实现“文以化人”的作用,达到用经典思想浸润人生、用美善之学教化社会、用精神力量化成天下的目标。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文化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人间的正能量而存在。

  以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为教化;

  以正气涤荡社会,是为风化;

  以正道带动文明,是为文化。

  学而不化,是学习的遗憾,没有提升智慧、指导人生;

  文而不化,是文化的失败,没有提升社会、促动文明。

  中国文化,首先是化入个体生命的,能够帮助个人转识成智,比如知行合一的养成。 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专业知识常识化,习以为常;

  中国文化,又是化成社会风尚的,能够引导集体共识形成,比如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把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提炼总结,就是精神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文化,同时又是化入时代的,能够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所以能把古今文化都融入这一脉洪流之中。能包容并蓄,能开拓创新,能在优秀传统里,化入时代特色、化入属于今天的骄傲。

   (文 |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