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绿色也要特色!海南文昌建设美丽乡村有“侨牌”

14.03.2017  01:33

      绿树村边合,清风拂面来。连日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行走海南文昌,一路水环树绕,美景如画。

      海南华侨看文昌,文昌会文镇是侨乡中的侨乡。近年来,会文镇发挥侨乡优势,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向环境要绿色,向文化要特色,取得良好成效。

      华侨捐资让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

      近年来,会文镇积极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380多万元,在会文村委会东坑村等8个自然村修建乡村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了这些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其中投入181万元在美丽乡村建设点十八行村建设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会文镇有常住人口3.1万,而会文籍海外华人华侨高达9万人。会文镇的华侨爱国爱乡情怀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会文镇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捐资修建乡村道路、挡土墙、排球场、路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据会文镇党委宣传委员孙丰华介绍,会文镇现在有一个华侨组建的公司正在与十八行村洽谈该村的保护性开发,想要将该村打造成为集华侨文化、琼北民居文化、观光休闲、民宿、水果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同时也有不少华侨到官新温泉、欧村双桂第老宅考察。

      当地政府的重视加上华侨资金的助力,使会文镇的一些乡村村容,干净漂亮。在十八行村,古宅与现代村居排列整齐,村道整洁,椰林分布村间,生机盎然;在白延墟,南洋风格的建筑“中国人民银行文昌支行白延营业所”前,孩童嬉戏,鸡犬相闻,收拾垃圾的村民推着垃圾车穿行老街维护村容整洁;在欧村林家宅双桂第前,林家后人说起村风村俗,一脸欣慰和自豪:“我们这里村风淳朴,夜不闭户!”

      在孙丰华眼里,会文镇不但是诸多华侨的根,如今华侨回乡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根更深了,叶更茂了。

      华侨文化让发展乡村旅游有了抓手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加大文明宣讲力度,会文镇的确让乡村更美了。挖掘华侨文化基因,让会文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更是有了丰富内涵。

      历史上,从会文镇走出去的华侨在当地修建了大量的民居民宅,如欧村的双桂第老宅、山宝村张家宅、白延墟老街等。这些老宅,融合南洋和本地民居风格,体现了华侨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乡土之情。

      十八行村成片的古民居建筑群和欧村双桂第厚重的历史自不必说。有着“小上海”之称的白延墟,曾经既有南洋风味的浪漫情调,也有在骑楼街市中穿梭的欢乐时光。在长不到1公里的老街上,早年曾经同时开设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银行。提起当年的辉煌,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上个世纪20年代,街道两边都是小洋楼,白延墟当年还开通了开往海口的汽车。

      从2013年开始,佛珠加工产业开始在会文兴起,目前当地有上千家佛珠加工厂,佛珠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会文最有特色的产业。

      孙丰华介绍说,目前全镇正在大力挖掘华侨建筑的背景故事、文化内涵,希望结合佛珠加工产业、信封饼等与华侨有关的元素,将华侨文化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新的着力点。

      村民悠闲徜徉在会文镇白延墟老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