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海南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候选人物(九)

30.07.2016  05:37

2016年度海南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候选人物(九)

 

詹鹰:擅使奇招的“碎石”高手 

 

      候选医护:詹鹰      同济文昌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指导专家

   推荐人(单位):同济文昌医院

   投票编号:  3025

 

  ■  本报记者  马珂

 

  海南的盛夏骄阳似火,即便是在开着空调的室内,高大魁梧的同济文昌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指导专家詹鹰也常常是满头大汗。最近,詹鹰特别忙。他在同济文昌医院开展的智能控制灌注吸引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詹鹰的业余时间,最近都在给全国各地的医院讲解这种国际上先进技术的应用。

  文昌市人民医院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管理后,同济医院医学博士詹鹰于2014年11月接到医院调令,要求他到文昌市人民医院进行帮扶。

  那时,詹鹰第一个孩子才4岁,特别粘爸爸。虽然舍不得家庭,但是为了帮助文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詹鹰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

  “起初,泌尿外科没有独立的科室,微创手术根本做不了,病情稍微复杂点的患者都跑到海口去了。”詹鹰说,到文昌后,他先用了半年创建独立科室,并组建团队。

  2015年,文昌市东郊镇居民邢增健拿到体检报告,自己体内的肾结石竟是鹿角形的,就算是微创手术也要三四次才能完成,还会引起不小的创伤。但是如果不做手术,任由结石再发展下去,将可能破坏到肾脏功能。

  邢增健听说家门口就有来自同济的医生,便抱着很大的希望前来求医。詹鹰采用最先进的微创技术——超微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给邢增健进行诊治,这例手术不仅是海南省首例,在国内也达到了先进水平。

  詹鹰对自己和科室的要求是不满足于一两项新技术,必须不断追求最前沿的技术。今年,一名文昌患者经检查发现,其右肾同样出现了鹿角结石,位置刁钻。由于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大,手术难度较高。詹鹰决定使用新引进的先进设备——智能控制灌注吸引清石系统,联合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取石,只用半个小时就让结石“灰飞烟灭”。

  “这例手术运用了海南首例、国内少有、国际先进的技术。成功实施后,国内不少同专业领域邀请我去讲解技术的应用,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同济医院。”詹鹰说。

  詹鹰在同济文昌医院一年多的时间里,运用十多项新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他将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科室的其他医生。现在,不少科室医生已经学会操作新型手术设备和器械,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手术。

  “既然来了,就要留下些什么,为文昌打造一支高水平能和国内国际接轨的学科队伍,比我一个人掌握新技术意义要大得多。”詹鹰笑着告诉记者,目前,科室不但可以满足文昌本地患者在泌尿外科的治疗需求,还有一些海口的患者慕名而来。

  詹鹰和其他的同事很久才能回家一次。一天下午,詹鹰在开会,期间家人打了三次电话找他,詹鹰都没有接。会议结束后,他回电话时才知道怀二胎的妻子要马上进行剖腹产。当詹鹰马不停蹄赶回上海后,妻子已经生下可爱的女儿。女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由于医院临时有事,詹鹰又急急忙忙赶回文昌上班。

  “有人问我,到文昌帮扶,会不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其实,来文昌的这段时间,我并没有觉得这是种‘牺牲’。因为我在和文昌市人民医院一同成长。”詹鹰说,自己来文昌的这段时间,空余时间都在学习、应用国际先进技术。

  6月底,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直冲云霄。同济文昌医院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发射试验队的保障医院,詹鹰全程参与了医疗保障工作。“我和文昌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多为文昌的老百姓做一些事情。”詹鹰表示。   

 

卢保强:愿做中医里的“阿甘” 

 

     候选医护:卢保强    海口市中医院      业务副院长、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

  推荐人(单位):海口市中医院

  投票编号:  3026

 

  ■  本报记者  侯赛

  “一个男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近日,当记者结束了对海口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卢保强的采访时,耳边回响起电影《阿甘正传》中这段简单循环的旋律,只是歌词换成了:“一名中医要耐得住多少寂寞,经历多少岁月的磨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

  一名好医生,让人感动的地方可以有很多方面。除了精湛的医术和口口相传的医德医风,从事中医20多年的卢保强最打动记者的,是对传统中医学以及中医风骨的“坚守”。

  20多年来,卢保强的门诊纯中药处方率高达95%以上,无论大病小病,他开出的中药处方绝大多数不会超过100元钱。也许有人质疑,“中医开中药处方不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当我们看到一些中医门诊都在开西药,或者以西药为主时,一定会为卢保强的这份坚持而感动。

  这么多年来,卢保强为什么一直坚持开中药处方呢?“简、便、验、廉”四个字,是他常常挂在嘴边,对徒弟们强调的中医优势,简单解释就是“简便、廉价、有效”,这四个字根源于中医学坚守的一种人文关爱。多年来,卢保强一直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治疗原则。

  “门诊不限号,微信来问诊”。这些年来,他为海南边远贫困地区腿脚不便的患者,打开了一扇慈善之门。医患矛盾依然紧张的今天,下班关机,拥有两个手机号成了不少医生的无奈之举。而卢保强的门诊桌子上,却总是放着一沓自己的名片,问诊结束时,他总是不忘提醒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随时保持联系,告诉他服药效果。

  对卢保强来说,这种医患之间的联系,不光是对患者病情的负责,对于一个中医来说,更是积累珍贵经验的过程。

  对于离休老干部詹老先生来说,卢保强是他的救命恩人。4年前,詹老身患肾癌晚期,癌细胞已转移到脊椎,腰痛不能坐立,他的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卢保强,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詹老奇迹般地能够行走自如,生活自理。原来被许多西医判“活不过半年”的詹老,如今已经走过4个年头。

  卢保强的同事李主任告诉记者,卢医生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不少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经过卢保强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反馈回来的效果总是出人意料的好。

  “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中医,不相信中医的疗效,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中医医生学习得不够,没有把中医的优势充分挖掘发挥出来。”卢保强告诉记者。

  现在,卢保强不仅是海口市中医院的一名医生,还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兼职副教授。先后师从全国多位老中医的卢保强,曾有多次机会可以去北上广的大医院就职,但是20多年来,他却依然守候在他一出校门时的海口市中医院。他表示,“医生到哪里都是治病救人,在哪里都一样。

  在卢保强的身上,记者看到一种”阿甘精神”。电影中的阿甘为自己的目标坚持到底。而卢保强,他没有把自己的医术当作纯粹的谋生手段,不为利益驱使,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为了让中医学惠及更多患者,他愿意默默无闻地坚守一生。   

 

 

邢增行:“找他就放心”的金字招牌 

 

     候选医护:邢增行    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卫生院医疗组组长

  推荐人(单位):佛罗卫生院

  投票编号:  3027

 

  ■  本报记者  孙婧

  7月12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卫生院内科门诊第二诊室里,下午的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打在医生邢增行瘦弱的肩膀上。没有病人看诊时,他就埋头翻看手中那本厚实的医书。

  邢增行身材清瘦,不到1.7米的身高,33岁的他常常笑称自己是“小医生”。然而在患者心中,邢增行却像是一个“找他就放心”的金字招牌。

  2007年,25岁的邢增行以优异成绩从海南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距离黄流老家最近的佛罗镇卫生院。由于基础扎实,他跟班11天后就开始独立坐诊了。

  和很多医学生一样,邢增行也有过梦想:去大医院上班,成为专业领域的名医。而在乡下诊所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老人看上呼吸道疾病,为孩子解决感冒发烧等常见问题。无法参与解决疑难杂症,让像海绵一样渴望快速成长的邢增行感到迷茫。

  但是,工作半年后的一次急救,让邢增行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基层的价值。2008年3月的一天,一名溺水的3岁孩子被送进了佛罗卫生院,当时已处于休克状态。走廊上,孩子的父母放声大哭,反复呼救,“求求医生救救我孩子!

  在一墙之隔的急诊病房里,邢增行在护士的辅助下,给孩子连续不断做了15分钟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抢救,最终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件事情让邢增行意识到,和大城市相比,基层需要更多好医生服务好百姓乡亲。从此,邢增行一心一意扎根佛罗卫生院。业余时间里,邢增行通过看书学习更新知识,通过坚持做病例回访来反复验证自己的药方,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1年,他考取了执业医师证。为了验证自己的医学实力,邢增行还参加了三亚市卫生局的统招考试,在400多名报名者中考取了第二名的笔试和实操成绩。

  但是,邢增行最终没去三亚参加面试,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佛罗卫生院工作,“在基层坐诊的时候,病患常常来找我拉家常,我喜欢这种像朋友一样的医患关系,也放不下他们。

  9年的时间里,邢增行成长为佛罗卫生院医疗组组长。如今,邢增行保持着“7×24小时”的随时待命状态,不仅做着一线医生的门诊和手术工作,还承担起内、外科的二线指导任务。

  “大家都说邢医生看病看得好。我每次过来都找他,如果有事不在,让人叫他他马上就会赶回来了。”佛罗镇白井村村民陈娉婷说。

  “乡镇卫生院缺技术过硬的全科人才,邢增行不仅医技实力好,而且对工作也充满了热情,不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他,一个电话就马上到位,哪怕是休婚假也照样回来,从没听他埋怨半句。”在佛罗卫生院院长邢英眼中,邢增行是一名“用得上、顶得住、值得信赖”的好同事。

无论基层医院还是大医院,哪里的病人都需要好医生。在基层工作,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重大病情,让大病患者能及时转入大医院接受检查治疗。”邢增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