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A坦克总设计师首次提出2乘员坦克新概念

11.07.2015  13:18
99A坦克总设计师首次提出2乘员坦克新概念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资料图:国产99A型主战坦克

他不是军人,却如军人般坚毅果敢;他不是军人,却用一腔热血诠释军人的内涵。他与共和国风雨同行,30年如一日,以军人般的意志与忠诚,伴随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步伐,在引领装甲战车先进技术的征途中矢志求索。他就是99A主战坦克总设计师——

——此文献给中国兵器首席专家、我国新型主战坦克的开拓者毛明及创新团队

首席记者刘德英

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4”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解放军99A主战坦克首次震撼亮相。它以一流的机动性能,风驰电掣,一路狂奔……马力和速度都明显超越对手。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的发展,起步晚了30多年的中国坦克,这一回,终于穿越历史的风烟,带给了世界一个无限的惊叹!

惊叹过后,该型坦克的总设计师,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篇将他誉为“军工十大国宝级人物”的微信帖子,至今仍在广为传播…… 当各大媒体都想采访他,全世界似乎都想挖掘有关他故事的时候,我作为《科学中国人》首席记者,荣幸地走近了他——毛明。

上篇 青春如焰

在他心中,深藏着一片橄榄绿,那是心灵深处最靓丽的色彩。为了这一抹橄榄绿,他发愤学习,从童年到少年,从大学到硕士、博士,他如焰般的生命热力四射,熔去了童年的幼稚,闪耀着青春的勃发……一曲精忠报国的生命壮歌也由此拉开帷幕。

——采访手记

对毛明来说,成长的岁月犹如一条河,每一朵浪花都装着儿时的往事。

1962年出生的他,与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与“文革”共同成长的童年。“那时,母亲常挨斗,我也要跟着去开荒、修水库……”他苦笑着。其实,他母亲仅仅是一位普通农妇,父亲也只是一名小学教师,只是,在那唯成份论的年代,富农家庭成份的母亲无可逃避地成了屡次运动挨批的对象。

大人世界里的血红政治气氛,让幼小的毛明十分恐惧……细心的母亲考虑到这些,便让他初中时留级一年。虽然个小、胆也小,但生性要强的他,一出校门也会强打起精神。当他看到,身穿橄榄绿的解放军叔叔个个英姿飒爽,好生羡慕……“我要能当兵多好哇!”从此,那一抹橄榄绿,给他带来了朦胧美好的向往……

毛明是幸运的,他遇上了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成为79级大学生,命运由此得到改变。

行走在葱茏绿色掩映下的校园小道,呼吸着浸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空气,毛明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他发奋读起书来,啃英语,背单词,尤其对数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份,不知做了多少微积分习题,也不知翻破、翻黑了多少英语课本……

毕业前夕,他报考了素有战车研制“国家队”之美誉的兵器201所军用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准备投身国防科技事业。他以为,201所是部队的,可以实现自己携笔着戎装的军人梦。

1983年,他从33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所6名被录取的研究生之一,可谓百里挑一。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从军梦并没能实现。

虽有遗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羽翼的渐丰,他的感悟也在悄然中改变:“兵工人”在战争年代,就是为国家为民族敢于牺牲的代名词,如果只想当军人,那谁来做武器供给?谁来做技术支持?

毛明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工程数学、概率论、复变函数等数学课程,英语、俄语等外语课特别用功,数学成绩总是名列第一,常常考100分,并且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个早早地交卷,深得数学老师周赐麟先生的赏识。

这时,201所的学习、研究氛围也极其浓厚,在行星变速箱、有限元方面的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毛明师从的李连洲导师是位留苏副博士,主要指导毛明从事自动变速箱换挡规律和换挡品质的优化研究。

而所里的研究条件却很差,60-70人共享一台计算机,而当时编程又很复杂,耗时多,排机难。好不容易排上机,毛明就如同奔上了赛场,总是熬夜到天亮……但每调通一段程序,那股子高兴劲儿真像喝了蜜糖水一样,甜到了心窝里。

毛明的硕士毕业论文,从研究、撰写到答辩都很顺利,他有关换挡规律和换挡品质优化的研究成果,后来一直作为201所这方面研究与设计的基础。

硕士毕业,一起入学的5名同学都选择了直接工作,惟有毛明作出了不同选择——考博,继续求学。对学习如饥似渴的他,认为有书读就读,顺其自然,没想太多。

1986年3月,毛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相麟教授,研究方向是:运用向量回转法研究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一方面,跟张相麟教授给他做思想工作有关,也跟上海工业大学的陈志新教授有关,两位教授早年就很熟。陈教授一直研究共轭曲面原理,提出了用向量回转法来表示转动计算。这种方法很简便,但由于这种表示方法最后还要转化到直角坐标系中,因此向量回转法不能完全被学术界接受。心情郁闷的他,只好不停地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国内编著共轭曲面原理的书,而且特别希望国内有追随者。

另一方面,当时机构学的研究很活跃,内容也很复杂,北航张启先教授、北邮的梁崇高教授在这方面均有建树。而毛明的研究特色,主要是将向量回转法应用于空间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并考虑运动副的间隙、杆系的变形等,即将有限元的思想精髓、向量回转法的新颖性与复杂的空间机构学结合起来,而且应用于车辆上的悬挂导向机构、万向节传动机构等的分析。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

勤奋好学的毛明,换来了努力的成果:以其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为核心,作为原科工委(现总装备部)一个预研项目“机构运动学理论分析与程序实现”的主要内容。后来,该项目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排名第一。这是他从事科研工作获得的首个科技奖,这个奖,也让许多人对青春年少的他刮目相看。

1989年,27岁的毛明以出色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这时,国内政治形势不稳,出国潮、下海潮来势汹汹,铺天盖地……手攥着北京理工大学军用车辆工程博士学位证书,毛明也在“欲望的海潮”中几番挣扎与彷徨。他看到,眼下中关村的新产品开发热闹非凡,四通汉字打印机、方正排版系统等相继开发成功……左右彷徨后,他也尝试着下海,去了中关村的京海公司,帮助搞产品开发。凭着聪明博学,他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很快就开发出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汽车示载器、汽车换挡提示器。这是他事业彷徨时期的第一份收获: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这时,一封长信转到他手中,是博导张相麟教授的亲笔信,他在深情呼唤自己的学子,回到201所效力,将学有所长献身国防事业。

导师的语重心长,让他热泪晶莹。这封信,不但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那片橄榄绿,更让他想起导师与夫人的动人故事: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参试者,奉命秘密出征的测试专家王茹芝教授,与丈夫张相麟在大漠深处的罗布泊一棵老榆树下不期而遇……夫妇俩这才明白,双方保密执行的是同一任务。组织指挥核试验任务的张爱萍将军为此感动,给这棵老榆树起了个名字:“夫妻树”。

本着对导师的无限崇敬,毛明不再为外界的虚华浮躁所惑,决定重返201所,为兵工事业奉献才智和青春。

二、青春的青涩 成熟的召唤

1989年9月,重返201所的毛明,内心还是有种异样的感觉,当年百里挑一考研来的6人,出国的出国,下海的下海,如今只剩下了自己……但有一种预感是清晰的,此行,注定了一生的兵工缘分。

毛明分配在传行操研究室操纵组。这时正好原科工委组织开始“传动专项”的立项论证,因他具有行星传动运动学、动力学和换挡规律换挡品质优化研究的功底,被安排参加传动专项。期间,他干得很卖力,也很出色,而且也有幸认识了一批业内专家,并与之结下深厚友谊。期间,专家毕可炜对传动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给了他很大的教育。遗憾的是,老毕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将自己收集整理的世界各国有关大功率综合传动的资料都给了毛明,这样一种信任,令毛明无比感激。

1990年3月,汽车分所成立,毛明被说服去了该所。凭借博士期间的研究基础和首个科技奖,毛明如愿申请到两个项目:一是原科工委的预研项目“共轭弹性动力学的理论研究与程序实现”,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轭弹性动力学研究”。当时,能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青年基金项目,在大家眼里,是件很了不起的事,由此可见竞争相当激烈。

在项目研究中,他学术思想的火花时常闪烁,并将心得提炼成一篇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上。他个人也获得兵工学会颁发的首届“兵工青年科技奖”,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科技荣誉。

作为所里惟一的博士,毛明不仅以超强的创新能力出众,更以性情活跃出名,像搞舞会、开派对、办球赛、组织英语角等多种活动,他开了201所之先河,组织能力格外出色。

由此,在不到两年的半时间里,他先后被提拔为汽车分所副所长、9室 (特种车辆研究室) 主任。

刚到9室,一个喜讯传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组织的国际学术交流会发来邀请函,毛明撰写的关于行星变速箱动力学分析的论文被大会录取,邀请他到大会宣读。

仿佛一束瑰丽的光芒,照在了他青春的面庞上,他激动万分,决定只身去往美国。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