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贫困县办富教育
一边是老旧逼仄的教育局办公楼,一边是座座崭新的教学楼——
临高:贫困县办富教育
■ 本报记者 李佳飞 李科洲 特约记者 吴孝俊
一边是宽敞明亮的校园,风景如画:位于临高县澜江新城的县第二中学占地180多亩,教学楼、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化塑胶跑道操场,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应有尽有。
一边是旧楼改造的教育局办公楼,狭窄逼仄:6个人挤在一间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办公;因为没有专门摆放资料的地方,挨着墙壁码放的文件堆得比人还高。
“临高是国定贫困县,基础差,底子薄,只有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学生、学校和教师们的身上,临高的教育事业发展才有希望。”临高县教育局局长黄族光说,近年来,临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仍坚持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使得城乡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好。
投教育,扶贫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唯一沿海贫困县,临高现有2.53万贫困人口。
“临高穷,不是因为资源不好,恰恰相反,这里无论是海岸线资源、耕地资源,还是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优厚,之所以贫穷,关键在于老百姓的观念落后,所以,扶贫首先要‘扶智’,要通过办好教育,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老百姓对先进思想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力度。”临高县委书记李江华说,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临高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思路,并逐年加大了教育投入。
教育,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的方式——这是临高县领导班子的共识。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改善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环境,临高不遗余力。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近年来,临高累计投入教育近10亿元,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正在一点一点改变着当地教育落后的局面。
重办学,钱花在刀刃上
为加大教育投入,临高多方筹资,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洽谈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将投入5亿元,用于新建、扩建校园和完善配套教育设施。
坐落于新盈镇墟的新盈中学是一所乡镇学校,近3年来,政府已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为学校建设了标准化操场、现代化教学大楼和多功能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正在修建当中,预计今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
“现在上学的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新盈中学体卫艺处主任桂红权对记者说,10多年前,学校还没有一块像样的运动场,“一到下雨天,出门两脚泥”,现在好了,体育课不再受制于天气。然而,与现代化校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教育局办公楼因过于老旧已被拆除,现办公地点是原临高师范学校旧址,30多年前的学生宿舍楼,经简单改造后使用,简陋且拥挤。
“办公条件可以艰苦些,但让孩子读书的地方一定要逐步完善,我们要让校园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培育尊师重教的风尚。”黄族光说,近3年来,临高已先后投入3.26亿元建成临高县第二中学新校区和临高县第二思源学校,投入1.9亿元新建临高实验中学,投入5941万元新改扩建幼儿园12所,投入2.25亿元用于校舍维修、教学设备购置等。
谋跨越,引优质新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临高,李江华曾多次向各个单位传递一个声音:教育不仅是民生,也是国计,不仅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是临高未来的希望,一定要秉承科教兴县战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临高发展和腾飞。
今年6月,在临高县委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临高县政府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办西南大学海南临高实验中学,这所依托西南大学科研和智力资源优势创办的学校,目前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届时可提供1900个优质学位,将建成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通过引进人才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临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
在强化师资方面,临高还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方面,通过完善校长年度考核机制,促进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百名校长”集中封闭式培训、教师培训、组团赴名校考察等方式,不断促进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临高通过“国培计划”网上远程培训、“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双五百”人才工程培训、“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中学学科培训、中西部人才智力扶持培训等方式,实现年均参加培训达1.2万人次左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优化软件环境。”黄族光介绍,今年,临高计划面向全国招聘学科骨干教师17名、特岗教师103名和幼儿园教师84名。(本报临城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