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党员干部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困群众 肆虐的洪水中,他们为生命护航
■ 本报记者 李佳飞 杜颖 刘笑非 特约记者 吴孝俊
“如果不是县委、县政府全力搜救,恐怕我们就回不来了!”这是临高县临城镇西田村获救村民邓学宝的感慨,那一晚,大风大雨中,他与另外8名村民途经德老村彩门东侧路段时,差点被洪水冲走……
经历过洪水围困的人们,忘不了那无助的恐惧和绝望,也忘不了那洪水退去后满目疮痍的苍凉和苦痛,只是,在临高百姓的心里,还有一抹暖心的记忆,那就是有党员干部和他们在一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群众财产,为生命护航。
面对即将到来的台风,临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早预判、早动员、早启动,从16日开始已经在转移群众,到18日最大暴雨到来前已经转移4093人,至19日止,共计转移1.88万群众!
17日中午,临高县四套班子成员及各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分别深入包点镇、农场,全面巡查,确保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宣传发动群众,做好危房住户、五保户、农村孤寡老人、低洼易淹区人员的安置保障。
然而,洪水的凶猛还是让人始料未及,水位不断高涨,河水开始流入村庄和农田,文澜江在咆哮。
在最早被河水倒灌的美当村,43岁村民符志荣说,在海南,经历过台风暴雨无数次了,却是第一次看到整座县城被泡在水里的景象,“感觉大海陆地连接在了一起,无边无际”。
但在每一个安置点上,被转移的群众个个安然无恙。
8月18日,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文澜江河水疯了一样地暴涨,江堤两岸,一路所见皆是汪洋,临高城乡在暴雨中尽成泽国。在临城镇德老村,9名村民乘坐的农用车被冲翻,洪水中危急等待救援。
110指挥中心传来紧急警情,临高县委书记李江华、县长曹文闻讯立即出动,带领消防、边防官兵、公安干警、博厚镇村干部等应急救援队赶往现场。
可是,救援车在赶往德老村的路上停下来,因为通往德老村要经过的城东洋、美所洋已经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田洋,远处有微弱的灯光,仿佛能听到等待救援群众的呼救。情况万分紧急,不容迟疑。李江华指示:“救人要紧,不惜一切代价。”
当晚,救援队伍在风雨中坚持了整个通宵,村民全部获救,但不幸的是,其中一名边防战士欧阳文健落水牺牲了。
20日下午,洪水渐渐退去,日照临城,满目创伤。
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临高县委、县政府决定取消双休日,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抓紧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积极组织农民抓紧灾后恢复生产,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洪水中受灾严重的临高县人民医院,一拨拨救援物资也被运送过来;志愿者加入城市垃圾清理工作……
“灾后自救,也是一场硬仗,没有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团结一心做不好。”县长曹文说,此次抗洪救灾中,临高县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已将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并且,在众志成城、团结救灾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例如连日奔波的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一线基层干部等。
李江华说,临高各界在这次抗击灾害的斗争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汇聚了临高的正能量,尤其是欧阳文健英雄的精神,将是临高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报临城8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