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求大同存小异
基于英国在香港的影响力和香港政治紊乱的现实境况,中英领导人也无可避免地谈香港问题。尤其是中国刚刚颁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方会阐明立场,以消弭双方误解。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是中英关系的大事件。一是新一届中国政府成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实现了对欧洲法德等重要国家的访问。二是去年卡梅伦首相实现了对北京的访问,解决了他因为会见达赖喇嘛而造成的两国龃龉。
李克强总理访英,是对欧洲“三驾马车”的外交平衡,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中英关系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总理访英还将是重要的商贸之旅,两国将签订300余亿美元的大单。中国高铁和核电项目,将成为中国高端制造新名片。在去年卡梅伦访华期间,似乎也表示出对中国高铁技术的浓厚兴趣。
即使英国人怀疑中国高铁,卡梅伦和大英帝国也亟需中国充裕的资本。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刚刚散去,虽说英国不是重灾区,但也急需中国资本。据统计,中国第一季度的外汇储备高达3.95万亿美元。对中国来说,这些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很大负担”,除了购买美国国债,欧洲国家也是中国外储“投放”的“另一个篮子”。从中国总理随行的央行行长、银监会主席等多位金融街高官看,中英金融合作也是两国合作的重点。
作为中国资本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在英投资总额323亿美元,超过英国对华投资的182亿美元。有趣的是,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对中国资本比美国和欧洲邻国,更有开放思维。对此,中国也投桃报李,之前中国专门发布《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指南》,这是中国首次对某个国家发布投资指南。
中英贸易亦可圈可点,去年双边贸易突破700亿美元,增幅超过中欧贸易9.5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双边贸易额增长22%,达到302亿美元。更要者,中国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是短板。英国服务贸易仅次于中国,因而中英贸易互补性强。中国资本是英国所需,英国服务贸易则给中国提供经验。
因而,此番中国总理访英,对中英两国重要性都可见一斑。
但是,英国舆论关注的却是小细节,即英国女王会见中国总理是否符合外交礼仪的问题。或者说,英国女王给予中国总理不恰当的高规格礼仪。《泰晤士报》称,中国威胁英国若李克强见不到女王,他将取消整个行程。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将之称为中国的“悬崖战略”,对英国形成压逼之势。但唐宁街辩解说:“世界高级领导人会晤女王并不那么罕见。”的确,作为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会见中国总理并非不合礼节,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和温家宝都和女王见过面。此外,在外国政府首脑、议长乃至更低层级的领导人访华时,也曾得到中国国家元首的接见。
英国媒体关注此类不利于中英关系的“小细节”,亦凸显中英关系面临的传统症结和现实问题。就传统而言,英国还是拉不下日不落帝国的面子来,对于中国战略力量的后来居上耿耿于怀。英国绅士的倨傲实则是小气,这和当年乾隆皇帝会见英王使节马嘎尔尼的傲慢是一样的。就现实而论,中英意识形态的隔膜也决定了英国对华的误解依然很深。
卡梅伦访华,英国舆论批其对华卑躬屈膝。此番英国女王会见中国总理,又为英国政媒人士呛声找茬。据FT中文网报道,西藏社团的活动联系人保罗 戈尔丁:“看起来英国为了拍中国的马屁,正对中国的要求下跪叩首。这种顺从绝不能以在西藏和人权问题上的仗义执言为代价。”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英国在香港的影响力和香港政治紊乱的现实境况,中英领导人也无可避免地谈香港问题。尤其是中国刚刚颁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方会阐明立场,以消弭双方误解。
中英关系,大事件是主流,小细节是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