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密集访欧并非纯粹“做生意”

20.06.2014  17:44

  中新网6月19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率领庞大代表团出访英国和希腊。《澳门日报》19日刊文称,面对美国“向东走”,中国需“向西走”,打开一条新的外交和经济通道,突破美国围堵。中国领导人密集访欧并非纯粹“做生意”,中方更希望深化经贸关系提升双方战略合作水平,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文章摘编如下:

  李克强是百日内第三位造访欧洲的中国高层领导。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四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近日也进行访欧。国家领导人如此密集访欧颇为罕见,反映出中方对欧洲的重视,而且这种重视是全方位的,不因国家大小而厚此薄彼。今年以来,英、法、德等领导人也先后访华,高层互动使中欧关系更上一层楼。

  中国重视欧洲,把欧洲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面,不仅因为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而且欧洲是中国全面战略伙伴。中欧在政治上可以相互倚重,在经济上优势互补,在文化上各有所长。去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5591亿美元,欧盟已连续十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对欧洲而言,中国强大的购买力可以帮助欧洲摆脱债务危机,实现经济复苏。无论是习近平还是李克强访欧,都为欧洲带来巨额大单。

  此外,中欧有着共同的和平理念和深化改革的共同目标,双方进一步携手合作可以实现“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相结合,对于促进各自发展,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积极拓展与欧洲合作,也与时局密不可分。自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对中国的围堵与日俱增。在美国撑腰下,日本、菲律宾等国分别在东海和南海兴风作浪,一再挑衅中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温;美国又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定”,试图在战略围堵外,经贸上亦孤立中国。

  面对美国“向东走”,中国需“向西走”,打开一条新的外交和经济通道,突破美国围堵。其中,与欧洲诸国提升关系,推动中国与欧亚各国构建“新丝绸之路”,正体现这一思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周方银指出,中国在欧洲打开新局,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抵销美国亚太战略的许多政策效应。

  中国领导人密集访欧并非纯粹“做生意”,中方更希望深化经贸关系提升双方战略合作水平,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近期,日本企图“绑架”七国集团点名批评中国的阴谋破产,便显示出欧方从中所起到的作用。

  从近年中欧交往看,中国对于加深中欧战略合作的方式已经确定,即通过务实合作夯实战略基础。只要中欧总体方向不变,双方战略层面的关系将得到深化,中欧在多极化世界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推荐:中国为何如此重视欧洲?
                    欧洲时报:中国土豪式送葬 令逝者更难堪
                    外媒:“中国醒狮”在欧洲舞台大显身手
                    欧洲争人民币离岸中心 中国须拿捏尺度
                    习近平欧洲行走出中国全面外交新轨道
                    欧洲时报评两会:中国式办法解答问题
                    欧洲将助实现“中国梦” 李克强访欧“正逢其时
                    韩国人揭秘:中国最古老面条实际上出自欧洲人
                    大二女生画遍欧洲七国:当沙发客 做地道中国菜
                    曝欧洲豪门球队看上易建联 曾经追逐郭艾伦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