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级核潜艇巡航照曝光 围壳出现神秘黄斑(图)
图为汉级核潜艇表面出现神秘斑块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张中国海军汉级改进型潜艇在海面上航行的画面。令人疑惑的是,在该艇的围壳及尾舵部位,可以看到一些黄色的斑块。
由于潜艇长期在水面以下执行任务,受到海水的冲击和腐蚀要比一般舰船大得多。
新闻延伸
深度:解析中国海军核潜艇巡航印度洋
随着中国海军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先后驶入印度洋、潜艇部队突破“第二岛链”,美国媒体近日对中国潜艇战力的发展倾尽笔墨。俄罗斯《独立报》就此刊文称,中国潜艇部队令美国深感头痛。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帕维尔·卡梅诺夫指出,中共十八大通过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中国的海军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但在技术方面仍逊色于美国,也不会倾向于采取冒险行动。无论如何,这个正在快速赶上的后进者已经让一心想要限制其前进脚步的领跑者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首次”又被提前
西方军事专家和防务智库一度认为,中国海军潜艇部队主要发挥“近岸巡逻兵”的作用,通常在近海部署和巡航,缺乏远洋活动和远海部署的能力、经验。但事实证明,中国潜艇部队已快速驶向深蓝。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去年年底,一艘中国海军“商”级攻击型核潜艇“在马六甲海峡的水面上悄然驶过”,随后便不见了踪影。报道称,这艘潜艇曾在斯里兰卡附近浮出水面,然后又现身波斯湾,后于今年2月经马六甲海峡返回。这是已知的中国潜艇首次航行至印度洋。
“商”级核潜艇远航印度洋,凭借的是过硬的本领。美国“全球安全”网站猜测,“商”级的性能与俄罗斯海军“维克托”-3型核潜艇类似,排水量在6000吨到7000吨左右,不仅配备有先进的艇首声呐,还安装了侧舷声呐,并采用单轴和大侧斜7叶螺旋桨设计。“商”级核潜艇的火力十分强大,6具533毫米口径鱼雷管采用“四前二后”设计,可以发射鱼雷、“鹰击”系列潜射反舰导弹;还有些报道暗示“这种核潜艇配备了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于2002年的评估报告,第一艘“商”级核潜艇可能在2005年之后开始服役。在2020年之前,“商”级核潜艇将取代所有“汉”级核潜艇。
此前曾有斯里兰卡媒体报道称,中国海军一艘039型“宋”级常规潜艇不久前访问了科伦坡,北海舰队“长兴岛”号潜艇支援舰随行。“宋”级是一种采用鲸艏水滴型艇身设计的中国海军常规潜艇。据美国“海军技术”网站推测,该艇长75米,宽8.4米,水下排水量2250吨,由60多名海军官兵操控,水面航速在12节到15节左右,水下航速可达到22节,艇身上覆盖的消声瓦大幅提升了隐蔽性,主要执行反潜、反舰、布雷和侦察任务。武器配置方面,“宋”级艇艏的6具533毫米口径发射管可发射“鱼-3”声导反潜鱼雷、“鱼-4”声导反舰鱼雷和射程80公里、搭载165公斤重弹头的“鹰击-8”潜射反舰导弹。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当时也证实,中国海军一艘潜艇近日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一道执行护航任务。其间,中国海军潜艇停靠了斯里兰卡科伦坡港。而潜艇靠港补给休整是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
“他们有能力到达夏威夷”
美国似乎对中国攻击型核潜艇的航迹更为关注。《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的刘华清非常重视攻击型核潜艇的作用,他认为到2010年中国应确立“第一岛链”内的制海权,到2020年确立在“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到2050年应能够“在全球行走”。
《华尔街日报》称,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军少将索亚一直在研究这种核潜艇,无论是他担任美国驻日本和关岛潜艇部队指挥官时,还是他就职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潜艇部队总部时。现在,索亚的办公桌上就有一副航海图,图上用一个个白色记号标出了中国的潜艇基地,而两条线则代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索亚声称,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攻击型核潜艇突破了“第一岛链”,并在“菲律宾海”进行常态化巡航,甚至开始了全年不间断巡航。他认为中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有望突破“第二岛链”,称中国潜艇部队官兵正在学习如何在远海执行任务,“他们有能力和耐力到达夏威夷”。正如曾指挥美军第七舰队潜艇部队的海军中将罗伯特·托马斯所说,中方传达的讯息十分明确,“中国有专业的海军,有专业的潜艇部队,可在全球海域活动……不再只是以前的近海潜艇部队了”。
然而,美国海军官员似乎并不担忧越走越远的中国核潜艇。《华尔街日报》提到,中国核潜艇必须经过狭窄的海峡进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而这些海域很容易被监控或封锁。另外,索亚少将和其他美国海军官员认为,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仍具有优势,他们可以跟踪中国潜艇,而中国潜艇部队却很难执行同样的任务。刚刚完成西太平洋巡航任务的美国“休斯顿”号攻击型核潜艇艇长戴维斯自信地表示:“我们没有被任何人跟踪。”
应该看到,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不断强化针对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封锁和围堵:P-8A、P-1和P-3C反潜巡逻机在东海和南海密集飞行,试图摸清中国潜艇的部署和活动规律;“日向”级直升机航母、“出云”号轻型航母和濒海战斗舰紧盯重要海峡通道,妄图将中国潜艇围堵在“第一岛链”以西海域。而中国潜艇在这样的形势下大胆闯关,现身印度洋,既展示了海军官兵过硬的技战术水平,又为构建更广阔的战略核反击阵地和未来掩护航母走向深蓝打下了基础。
建设潜艇部队需全面发力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走向远洋,不仅是为了磨练自身筋骨,突破别国设置的“反潜阵地”,还有带动更多战略性海上力量进入遥远大洋的考量。
作为大国海军的“两驾战略马车”,弹道导弹核潜艇突破“岛链”在大洋安家,需要得到攻击型核潜艇的掩护;航母在远洋部署,离不开攻击型潜艇护航。而执行这两类任务之前,攻击型核潜艇必先探索出从基地到阵地的潜航路线。如果《华尔街日报》关于中国潜艇巡航印度洋的报道属实,那么这或许意味着中国潜艇部队正在加紧绘制“深蓝路线图”。
潜艇具有隐蔽性强、火力猛的特性,在敏感海域部署或宣布部署1到2艘先进潜艇,就可有效牵制对手航母编队、两栖打击集群的活动,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实践表明,先进潜艇仍旧是海战中的决胜利器。
目前,中国周边各国都把组建、壮大潜艇部队作为提升海军整体战斗力的捷径。在东海,日本海上自卫队麾下的“苍龙”级AIP潜艇和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频繁活动;在南海,越南从俄罗斯购买的6艘“基洛”级潜艇陆续到货,马来西亚海军从法国购买的“鲉鱼”级潜艇已完成“飞鱼”潜射导弹的试射,新加坡也决定购买德制218SG型潜艇。澳大利亚海军司令巴雷特近日表示,澳大利亚将购买12艘新潜艇,以替换现役的6艘老式潜艇,这些新式潜艇“有可能会在南海争议海域部署”。
面对暗流涌动的周边海域,防务专家建议中国在提升海空反潜能力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自己的潜艇部队,巩固“水下阵地”。中国海军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强化远洋作战和二次核反击能力;还需要更多静音效果好、有强大攻击力的先进常规潜艇和AIP潜艇,对周边某些国家的常规潜艇构成反制性威慑,同时还可执行海上布雷封锁和监控对手水面舰艇动向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