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中国宝”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我们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但一无所获。”初秋9月,说起近期对中国特有珍稀鱼类中华鲟的一次专项调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的中华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国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今年8月10日,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启动了关于中华鲟的专项调查,重点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情况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核查。
“专项调查覆盖了从宜昌到上海1800余公里的长江江段。”危起伟介绍,调查分水路和陆路同步进行。水路调查中,主要采用声波探测的方式;陆路则是通过走访渔政部门及渔民等。但两种途径的调查均显示,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
在这次专项调查前8个月的2013年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段中华和同事们曾在长江宜昌段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监测。
“监测的目的在于了解葛洲坝下中华鲟传统产卵场内中华鲟的自然产卵情况。”段中华说,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与他一起参与监测的,还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及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救治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但从10月31日至12月28日,监测人员始终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
专家们初步判定,野生中华鲟未自然产卵的主要原因是水温状况。中华鲟产卵的适宜温度一般不超过20摄氏度,而由于上游众多水库的滞温效应叠加导致水温不能正常下降,2013年11月至12月,宜昌江段的水温长期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
“产卵期中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这次专项调查中也没有发现幼鱼踪迹,可以确认,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危起伟指出,“没有自然产卵,意味着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数量无法得到补充,如果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野生中华鲟基本上呈现出“每十年下降一个量级”的趋势,总体数量已从几千尾减少到仅存百尾左右。
危起伟认为,导致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包括,大量水电工程建设,破坏了长江原有的生态环境,使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长江沿线的化学污染加剧,使得中华鲟非正常死亡增多;人类的捕捞行为,也影响了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正常延续。
“野生中华鲟种群是长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危起伟忧心忡忡地说,“眼下已到了保护野生中华鲟种群最为关键的时期。”(记者刘紫凌 梁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