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5周年特稿)美丽中国 生态环保在路上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电 (记者 董冠洋)“以前垃圾乱丢、溪水黑臭,现在苍翠掩映、莲叶田田”,生态改造改变了浙江桐庐大奇山脚下的环溪村村民周忠莲家乡的模样。放眼望去,如今的环溪村黑瓦白墙映衬着清澈见底的小溪,污水横流彻底成为历史。
生态环境是人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脚踏的土壤,是身边的山与树、鱼跃与蝉鸣,它承载着、也改变着人们对时光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5年来,无数江河湖海、森林草地的命运折射着中国生态环保理念和行动的变迁。
“新中国之初生产不那么发达,污染更多是局部问题,而随后经济史无前例的高增长,污染也铺开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军说。
曾经的中国百废待兴,摆脱贫困成为首要迫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百年工业化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近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
不过,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从未停止。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仍派代表团参加。1973年,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保自此启程。
1983年至1999年,“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水土保持”,“节约资源”相继被确立为基本国策。中共十七大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推出生态新政,为中国编织起一张纵横交错的生态环保“制度网”。
“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称。而要理清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必须正视的是,中国环境形势总体不容乐观。2013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年初浓雾笼罩1/4国土、近6亿人口;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重典治污”利箭已发: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治霾总指南”——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今年1月,全国31个省份立下“军令状”治霾;全国淘汰过剩产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加速铺开;同时,对企业违规排放予以重罚,7月中国官方对10家火电企业违规运行扣减和罚款5亿余元人民币,对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企业强力处罚。
继“大气十条”出台后,“水十条”、“土十条”也在加速酝酿。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透露,未来环保部将重点治理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较好水体,和已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并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推进土壤治理修复工程。
治理污染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2013年6月,习近平提出“再也不能简单以GDP来论英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司法解释,降低环境污染入罪门槛;2015年1月1日,中国将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架构形成。
“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人们不能低估中国生态环保提速之显著。
“虽然只是一年,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2009年起专注环境公益诉讼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律师马勇对中新社记者说,2013年提出的8起环境公益诉讼零受理;而今年截至目前,在广东、贵州、江苏、山东等地提起的8件涉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公益诉讼已全部顺利进入程序,“一些案件起诉时还有环保部门和检察院作支持起诉单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强调。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数年间,中国亦在着力恢复生态屏障——完善“三北”防护林,治理京津风沙源,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至2013年底,中国森林覆盖率已从1996年的13.92%提升至21.63%;并建立自然保护区2669个,保护了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0%的高等植物群落和自然历史遗迹。
当每一个人开始行动,辽阔天地、青山绿水、鸟鸣莺啼之间,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生活融于自然的“美丽中国”指日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