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海上丝路提速 一举多得

18.09.2014  14:35

  中新网9月18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南亚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对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表现浓厚兴趣,并就港口等海上合作达成新共识。《澳门日报》18日社论《中国复兴海丝之路提速》称,中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近期明显提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实可行性,有助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是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需要,可一举多得。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倡导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近期明显提速。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出访亚洲四国中有三国与海丝之路有关,其中马尔代夫、斯里兰卡都对参与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在港口等海上合作方面与中国达成新共识。     

  正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将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主题。与会的东盟国家领导人和官员对此倡议都表示欢迎。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线,是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交通走廊。

  中国通过和平的航海贸易,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的共赢,不同文明的碰撞,以及相关国家的和睦交流。这与近代西方海洋文化中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截然不同。

  去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正式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战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大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为何要复兴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主要出于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考量,可一举多得。

  第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海上丝绸之路连结太平洋和印度洋,通过与相关国家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可借此加强与东盟、印度等国家的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深化与东盟的合作尤其是海上的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

  第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突破西方大国的围堵。自年美国实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严峻。另外,受冷战遗留的历史问题与冷战后现实冲突的影响,东亚地区国家矛盾交错,利益交织,倘处置不好,极易酿成危机。中国如何突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所导致的这种“东紧”困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战略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东向”转变为“战略西向”,它避开了地缘政治拥挤不堪的东亚,转向大有可为的西线,达到扬长(经济贸易、基础设施)避短(军事、安全压力)的目的。

  第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需要。中国虽是一个海陆大国,却长期对海权与海洋权益不够重视。海洋将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海洋权益的重视与维护,中国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就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中国将更重视海洋和海权,更重视维护海洋权益。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人类和谐美好精神的贡献,体现了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命运共同等价值内涵。这些思想正是中国政府所提的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要秉承的价值观念与国际规范。

  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历史的文化底蕴,又有现实的可行性,它必将为沿线各国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和经济增长点,为各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增加新的契合点,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