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重庆召开 骆琳出席并致辞

15.06.2017  13:02

  6月8日,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重庆开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骆琳,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刘强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做主旨发言。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出席会议。

  骆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中国棉花行业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也处在大变革的历史关口,临储政策变化带来生产、加工布局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需破题:如棉花生产和流通相对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棉花质量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纺织消费需求,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骆琳强调,棉花产业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服务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全系统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社有棉花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加快实施“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和“中国棉花”品牌项目建设,全系统棉花贸易企业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60%以上,在服务国家棉花宏观调控大局,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一是坚持兼顾上下游,推动中国棉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三是坚持统筹国内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在发言中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对棉花行业的影响。他认为过去的一年,棉花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棉农收益得到了保障,国内棉花需求趋于改善,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棉花行业形势呈稳中向好态势,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棉花产量应不低于500 万吨,满足纺织2/3的需求。他表示,中国棉花协会携手业内各方,在各个层面努力探索:在政策设计上,积极倡导财政补贴与棉花质量挂钩,合理利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探索新型棉花补贴方式,为未来棉花补贴政策的创新性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行业层面上,积极推动棉花现代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以“中国棉花”标志为平台,开展“质量兴棉”行动,推动棉花标准、行规行约的制定和完善;在企业层面上,继续推动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的创新,为业内企业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环境。

  会议还邀请了业内专家就宏观经济形势、中国与全球棉花及纺织形势、棉花产业的融合发展等三个专题进行了演讲。国内外专家与代表还进行了圆桌对话,就“开放创新重塑棉业未来”专题充分沟通交流。

  会议同期举办了“中国棉花之夜”活动,中国棉花协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授予十家企业“棉绵爱心”公益之星的称号,感谢它们对“棉绵爱心”公益活动的大力支持。“棉绵爱心”项目募集的善款用于帮助棉花产区贫困家庭儿童改善学习、教育及生活条件等,并通过这种方式倡导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和产业链弱势群体,提升我国棉业的整体社会形象。

  中国国际棉花会议自1999 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10届,本届主题为“开放融合创新重塑棉业未来”。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相关国际棉业组织、大型国际棉花公司、棉花及纺织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内棉花产业链各方的棉农、棉商、纺织企业的代表,围绕国内外棉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行业形势,推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