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当具全球视角“润物细无声”

26.08.2015  18:05

视频: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8月26日电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开幕,这项学术盛会从1900年举办至今,其悠久的历史及广泛的影响力让其拥有“史学界奥林匹克”的称号。对此,美国《侨报》当地时间25日社论表示,此番落地中国山东,系首次于亚洲举行,其意义自然非同凡响。分析指出,无论何种议题,中国的叙述都应从全球视角出发,“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章摘编如下: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召开正值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以中国此次纪念活动的操作手法看,争取国际支持是题中之义,比如邀请外国军队派出代表参加阅兵。所以这次历史科学大会似乎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面向世界对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意义进行格外的强调。

  但中国没有这样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到这一纪念活动,强调了其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整个大会开幕式对抗战胜利70周年几乎未再做明确提及,在会议议题中也只有“联合议题”中一篇名为《中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似将间接涉及这一纪念。

  若单纯持中国立场,这似乎让人遗憾。但若以全球视角看待此事,中国政府的做法是理性而负责的。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多年的历史上,主办国自将突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而会议本身也难免受世界政治形势影响。

  1970年苏联举办的第13届大会将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作为重要议题,而这次大会虽为历史上规模之最,却因为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遭到许多西方国家的杯葛。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1985年的第16届大会上,时任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

  格外值得描述的是1970年莫斯科的那次会议,苏联政府派出了庞大的历史学家代表团,在多个议题上与西方历史学家展开唇枪舌剑的对抗,不屈不挠地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不同历史问题进行解读。这让那届会议充满了政治乃至意识形态对抗的意味。从最终结果看,那次大会或许是独特的,却也是留有遗憾的。

  莫斯科会议举行的背景是冷战,还是其中的对抗高潮,办成那个样子虽遗憾却也合乎逻辑。而中国此次大会则是在全球化进程进入“深水区”,越是这样一个背景,会议就越不应堕入主办方对某一主题的一味强调中。

  中国未突出抗战胜利70周年地位的做法,是明智的。1970年会议上,不少西方代表指责苏联历史学者只是政府的传声筒,苏联学者反唇相讥,会议成了口舌较量的场所,没有立场交融却徒增对抗。中国在时下的纪念活动中,政府主导的色彩相当浓厚,若一味在大会上强调这一议题,则难免也会影响会议效果。

  相较而言,会议主议题中设置“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从“全球视角”而非“中国视角”来与各国学者探讨中国的地位与作用,这恰恰能够更好地达到两种视角的交融。这样的思想和观念桥梁建立之后,中国立场也就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

  无论何种中国议题,中国的叙述都应从全球视角出发,“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政治归政治,学术归学术,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历史研究在向世界表达“中国视角”时应当坚持的原则。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