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灿烂“十二五”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成长。那么,“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都经历了哪些改变?对互联网经济做出了哪些贡献?本策划通过盘点“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企业的点滴事件,从几个侧面回顾他们灿烂的发展历程。
用户、市值双丰收 企业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
2011-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五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传统行业全面互联网化,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市值规模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巨大的热情登陆资本市场,并登上全球企业市值排行榜,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成功跻身全球市值千亿美元企业阵营,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上市,创下美国最大IPO的纪录,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演绎了中国互联网“超级企业”的财富神话。据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论坛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92家境内外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市值规模突破5.1万亿。
从用户规模来看,“十二五”期间,由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和快速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用户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坐拥数亿用户的互联网企业迅速增加。阿里集团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活跃买家数量达到3.67亿,腾讯2011年1月推出微信,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已覆盖国内90%以上的智能手机。百度移动搜索活跃用户已达6.29亿。
加速业务国际化布局 企业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进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给全球投资者和用户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在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十强中,中国本土公司占四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而在全球互联网公司前三十强中,中国互联网公司达到12家,占比40%。
五年前,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面向国际的产品遇到重重阻力,成功占领国外市场的情况鲜有发生。而今天,这种情况有了质的改变,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游戏和移动互联网工具类产品,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以猎豹移动的产品为例,截止2015年6月30日,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4.94亿,其中71%来自海外市场。海外用户数多于国内用户数,猎豹移动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业务全球化的突出代表。此外,GO桌面、UC浏览器等,也是国外市场上倍受欢迎的移动端产品。
反哺社会发展 互联网企业服务延伸社会各角落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获得成功后,加快参与到社会建设上来。尤其是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之后,参与建设公共服务互联网化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首选。
互联网企业加快和地方政府联动,推动公共服务的建设工作。据报道,截止2015年7月8日,腾讯已与包括四川在内的8个省份以及31个城市(包括成都等),就城市创新与IT服务升级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集团也发布了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除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百度公司也在今年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利用百度的搜索、地图等资源,打造特色的“智慧城市”服务场景,为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托移动互联网将“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不仅大幅提升了社会整体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也为社会公众更便捷地获取公共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浓墨重彩的五年,伴随移动互联网和创新的大潮,中国互联网企业乘势前进,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有力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紧抓机遇,迎接挑战,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互联网企业将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