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六个民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砥砺前行三十年 团结奋进奔小康
——海南省六个民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 本报记者 刘操 通讯员 吕妍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了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6个民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崭新篇章。三十年砥砺奋进史,篇篇辉煌,三十载风雨同舟路,步步铿锵。
海南省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6个民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极大调动了6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发展本民族、本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同时把上级政府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方发展的义务制度化、法律化。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海南省各民族自治县围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千方百计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真情实意促团结,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
30年前,一个个百业待兴的小县城;30年后,一个个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之城。回望30年,6个自治县的发展变化可歌可颂:6个自治县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481亿元,比1987年增长44倍,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比1987年增长102倍。2016年,6个自治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348元,比1987年增长2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37元,比1987年增长28倍。6个自治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惠,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昂首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出入更便捷了,生活更舒适了,在家门口也可以向全国各地销售土特产了——这是我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百姓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成了一大批支撑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6个民族自治县的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夯实了基础。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环岛高铁全线贯通,中线高速公路海口至琼中段建成通车,琼乐高速2018年将通车,田字型高速公路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白沙快速出口路、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高速公路已于2017年12月动工开建,全省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完成民族地区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投资4.28亿元,硬化道路660.5公里,实现民族村庄道路硬板化“村村通”。一条条水泥路不断向广大黎村、苗村延伸,百姓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尘”的历史。
电力保障方面,昌江核电一号机组建成投产,电网主网架建设基本完成,扭转了电力长期短缺的局面。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红岭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大广坝二期水利枢纽竣工投产,扩建琼中红岭水库、陵水小妹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城市和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89.2%、71.0%,4G覆盖率分别达到99.1%、84.7%,固定宽带网络接入速率跃升全国中上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旅游产业亮点纷呈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森林茂密,溪流缠绕,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有着“天上什寒”的美誉,犹如世外桃源。这个曾经“养在深闺”的偏远贫困村蜕变成了“最美中国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什寒村原来是琼中最贫困的村庄,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旅游扶贫试点,促进什寒村的产业融合和创新,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做文章,挖掘黎族苗族民俗特色,推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什寒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1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如今的什寒村已成为海南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的典范之一。
和什寒村一样,3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村的村民端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30年来,6个民族自治县积极创新建设思路,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乡村游、健康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成功举办海上丝路国际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环岛公路自行车赛、大帆船赛、中华龙舟大赛、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等会展赛事节庆活动。
此外,6个民族自治县还不断加大旅游景区建设步伐,目前共有6家高质量、高标准的重点旅游景区,全省6家5A级景区有3个位于民族自治县。陵水清水湾、香水湾、土福湾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黎安风情小镇、槟榔河乡村文化旅游区、台湾民俗文化风情镇加快推进。打造时尚婚庆经济,成功塑造海南作为婚庆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催生一批主题婚庆旅游产品。2016年,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477.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
民族团结事业全面夯实
近年来,我省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活动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政策宣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广泛宣传“两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同时,全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警)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结合响水镇黎族、苗族村庄互邻而居的特点,加强民族村庄不同民族之间的来往与联谊,增进民族感情;白沙黎族自治县结合“美丽乡村”推进计划,在元门乡罗帅村、牙叉镇坡类村、青松乡苗村等村庄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推动创建活动进乡村,大力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2012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赤村被中央三部委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6年3月,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6年12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政府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被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5年6月,成功召开海南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大会隆重表彰了14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
通过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团结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30年来, 6个民族自治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
——全面完成民族地区茅草房改造。我省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从1992年开始,持续开展了19年,一直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着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2010年,经多方共同努力,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全面完成了包括6个民族自治县在内的茅草房改造。19年来,省财政累计投入茅草房改造补助资金4.6亿元,社会各界投入15亿多元,帮助16.59万户少数民族群众完成茅草房改造,使80.79万名黎族苗族同胞住进了明亮、坚固的砖瓦房或平顶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成果。
——民族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全面改善和提高了各类各级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各自治县建成思源实验学校。省政府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目前已招收海南省少数民族学生325名,绝大多数来自6个民族自治县。中央民族大学海南校区2017年正式落户陵水,将为海南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和人才保障。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6个民族自治县共建设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个、村级文化室624个,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项目13项,省级项目35项;一年一度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等黎族苗族文化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丰富和提升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
——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从2005年起,连续12年逐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标准。2016年,新农保领取待遇人员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45元,远高于国家现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居全国前列。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0岁以上老人津贴制度实现全省覆盖,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海南有5个国定贫困县,其中3个是民族自治县,现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0.56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2%。可以说,实现我省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重点。省委、省政府带领各自治县,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统筹兼顾短期任务和长远发展,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实施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精准帮扶措施。2016年,全省脱贫2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脱贫15.55万人,全面完成了民族贫困地区的全年脱贫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6个民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的目标,突出对生态核心区的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投入机制,6个自治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起开展的绿化宝岛大行动,6个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3%,比全省高9.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体优良,继续保持国家一级水平。
(本报海口12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