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滨海花园城市
说起东方市,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从解放之初粮食不能自给,到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花梨珍贵树种种植基地和甜玉米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和绿萝种植基地,打造活力迸发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并享有“中国花梨之乡”的美誉,这是东方市。
从解放后仅以制盐为主,到打造东方临港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从建省初期的452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04.64亿元,这也是东方市。
东方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图为东方八所镇海水浴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吴永忠 摄
从极为落后的基础设施到形成拥有环岛高速、西环高铁、粤海铁路、通用直升机场、八所港的立体交通网络,从没有一间正规医院,仅有9所完全小学,到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督导评估,基本完成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这同样是东方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东方大力发展原盐、水泥、蔗糖、橡胶、剑麻等工农业,为巩固国防、服务国家战略作出重要贡献。建省办经济特区后,东方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辉煌巨变:建省初期全县GDP仅为3.02亿元,2018年增至177.9亿元,增长59倍;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369元、14206元,30年间增长了20多倍。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东方市汽车站。 本报记者 陈元才 特约记者 彭珊珊 摄
东方市委书记铁刚表示,东方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为三次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百万亩感恩平原是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临港经济产业园区是全省两大临港工业基地之一,俄贤岭、金月湾、鱼鳞洲等旅游资源珍稀独特,开发潜力巨大。
在这波澜壮阔的70年里,东方已从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镇向滨海花园城市迈进。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
位于板桥镇三间村的东方上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发展绿萝这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花卉为主,目前种植面积达2600多亩,是全省最大的绿萝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大力调整花卉品种结构,从东南亚等地引进了石斛兰、沙漠玫瑰、积水凤梨等花卉品种,不断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未来将引进绿植和芊花类花卉,在全国建设152个销售网点,形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基地的一个热带花卉的产业供应链。”上彩公司副总经理闫稷介绍。
农业是东方市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东方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以创建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为抓手,着力发展火龙果、雪茄、凤梨、甜玉米、百香果、圣女果、甘薯、花生、朝天椒、乳猪等为代表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了“山地林茂盛、平原稻谷飘、沿海鱼虾跃、丘陵水果香”的产业大格局,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东方板桥镇一火龙果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将火龙果打包,随后将运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东方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带领群众走致富路这一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今年5月份,全省共有18家农业单位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方上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容益(海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东方企业榜上有名,占此次获评总数的六分之一。今年上半年,东方市农业总产值更是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5.6%。
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工业
位于东方工业园区内的海南华盛2×26万吨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华盛PC项目)施工现场,吊塔林立,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繁忙作业。施工工人克服高温炎热天气,战酷暑、赶进度,加紧扎绑钢筋、固定模板等施工作业。
东方市迦南兰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本地农户发展兰花产业,促农增收。本报记者 陈元才 特约记者 彭珊珊 摄
包括华盛PC项目在内,海南华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5%,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整体规划中,为实现绿色生产,华盛集团在华盛PC项目环保方面的投资达4亿多元,比同类型同规模的项目多投资1亿多元。
“从项目立项,到环评报告的通过,再到设备设施的购买,华盛始终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推动项目建设。”东方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与同类项目相比,华盛PC项目环保处理工艺和技术都是现阶段领先的,大幅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清洁生产水平。“东方引导并支持这样的企业发展。”
据了解,东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发展绿色新型工业,一方面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给入驻东方的企业创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临港工业发展水平,做强精细化工,支持重点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全岛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大背景下,东方抢抓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已集中开工和签约五批项目,推动了华盛高新技术产业园、万达广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14个总投资1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培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上半年,东方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1.98亿元,同比增长2.6%。
忙碌的东方八所港。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全域旅游建设快速推进
“这里原本到处都是仙人掌,根本就没有路,更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有这么多游客。”虽不是旅游旺季,但在东方市鱼鳞洲风景区长长的海岸线上,仍有许多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带着孩子在海边嬉戏游玩。
鱼鳞洲风景区碧波万顷,岩石多姿。这里不仅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天然滨海浴场,更是观赏晚霞美景的最佳去处。作为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热带滨海花园城市的重要工程之一,近几年,鱼鳞洲风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服务设施持续完善,成为东方市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作为我省第三大依海而建的城市,东方历史悠久,资源富饶,基础厚实,空气纯净,环境优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兼备山、海、江、河、湖、林、泉、滩等资源。借此优势资源,近年来,东方围绕“一核、两轴、四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全域旅游建设,俄贤岭生态文化旅游区、鱼鳞洲风景区和金月湾旅游度假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景观逐渐形成。
东方罗带河出海口,工作人员正在管理河流生态修复的微生物系统。近年,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东方启动了罗带河生态修复工程。本报记者 陈元才 特约记者 彭珊珊 摄
今年上半年,东方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34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都呈增长趋势。
当下,拥有128公里优质海岸线的东方市,历经7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正以全新的姿态、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迈向宜居宜游宜业的热带滨海花园城市,奋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记者 刘梦晓)
东方海岸线上,用于风力发电的风车成了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