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方市北黎古村:百年骑楼见证往日的荣光

02.06.2015  00:26

      北黎村有数十座骑楼,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已经荒废。这座楼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名为颜成利商号。1950年海南解放后,成为当时的昌感县委办公地。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清晨的北黎河。(资料图片)

      北黎河入海口。(资料图片)

      原标题:探访东方北黎古村:百年骑楼见证往日的荣光

      琼岛西岸,东方市郊,沿北黎河入海口上溯2公里,有地名“北黎”,荒宅遍布,车马稀疏。然而,这番萧条景象却难掩曾经繁华,一座座百年骑楼见证了往日的荣光,一块块残砖断瓦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明万历年间,感恩县入册登记的港口有县门港、北黎港、小南港、大南港。

      清顺治元年,琼山、文昌地区有居民迁入四更、墩头和北黎等村。

      康熙二十年(1681年),北黎汛驻兵27名。

      民国《感恩县志》记载:清朝年间“北黎有港,可以泊舟,商贩皆贸易于此。”

      民国五年(1916年),感恩县治暂迁北黎。

      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废除国民党感恩县政府和昌江县政府,中共昌感县人民政府从王外村迁到北黎。

      ……

      翻开东方史志,到处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名字——北黎。这个在东方史志上占据重要篇幅的地方,如今繁华落尽,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让人无限感慨。

      日前,记者探访北黎古村,试图抹去历史的尘埃,找寻它逝去的辉煌。

      繁华远去的背影

      北黎古村位于东方市西北郊,北黎河南岸,距闹市区约5公里。据1996年出版的《东方县志》记载:北黎,原名长兴,始建于汉朝,居民为俚人(即今黎族人)。隋大业三年(607)感恩置县后,它是感邑辖地最北边的一个村庄,邑人称其为北边俚。唐、宋后,由于俚和黎同音,俚逐渐演化为黎,长兴村也更名为北黎村。

      由于历史悠久,北黎村在东方众人皆知,稍一打听,便能找到去路。从正在建设环城公路拐入北黎村,首先跃入眼帘便是矗立在村道两侧的一栋栋具有异域风情的骑楼,让人有一种穿越感。

      这样的骑楼在北黎村有数十座之多,然而大多数已经荒废,由于年久失修,一些楼房岌岌可危,一些则早已化残砖断瓦。“这些骑楼多建于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当初都是临街商铺,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北黎村委会文书王章沛告诉记者。

      在村道中段一栋破败的两层小楼前,76岁的王隆荣老人指着一栋两层小楼说:“喏,这里就是北黎最著名的颜成利商号了。”记者闻声望去,只见眼前这座骑楼已破败不堪,厅堂内杂树丛生、鸟雀啾啾。

      《东方县志》记载:1935年,文昌商人颜成利从海口请来工程队,在感恩县北黎墟修建商行,是为北黎当时最大的商号。

      1939年7月8日,日军横须贺第四特别陆战队攻占八所潭和墩头港,并在北黎驻军,设立司令部。入侵的日军霸占北黎民房,将当地的生意人和居民赶到新北,于是有了现在的新北村。颜成利商号也成为了日军实施经济掠夺的北黎日本贸易公司大楼。

      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中共昌感县人民政府从王外村迁到北黎,颜成利商号被征用,成为当时中共昌感县委的办公地。

      这些见证着历史的建筑,1939年出生在北黎村的王隆荣老人都比较了解。万安商号、桂利商号……哪里曾是米行,哪里曾是布行,哪座楼住过日本军官,老人都能一一指出。

      “北黎曾经是东方乃至海南西部最繁华的地方,茶楼、酒肆、戏院等一应俱全。”王隆荣说,他小的时候,北黎河畔搭有戏台,附近的居民都喜欢划着小船在北黎河上看戏。

      然而,除了建筑本身,这些辉煌的过往,在村里已找不到一丝印记,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远去的背影。

      逾越百年的荣光

      北黎村的老人告诉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方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东走西走,不如北黎海口。”在当时,北黎竟与海口齐名。许多内地商人提起东方仍只知北黎,不知八所,足见北黎声名之盛。

      北黎,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究竟是怎样做到盛极一时呢?研究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北黎港的迁移有关。

      据《东方县志》记载,北黎港即今墩头港,位于今八所镇墩头墟和港门墟中间的北黎河出海口处,是琼西的一个重要渔、商港,港内建有渔码头和盐运码头。北黎港清代中叶前建在今北黎村,后来因北黎河上游来的泥沙淤积,港地逐渐下移,变成今墩头港。

      元、明、清(中叶以前)时代,北黎作为昌化、感恩两邑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与水陆交通咽喉要道,港内“舟楫满港”,大小船只进出络绎不绝,市面上“铺店林立,南北商贾云集”。

      据东方有关学者考证,清道光年间,文昌、琼山、临高和四更等地有些人或捕鱼或经商,陆续聚居,形成墩头墟,有些人落籍北黎村。到了民国时期,逐渐发展为市墟。北黎现存的旧骑楼,多是落籍当地的文昌、琼山商人修建。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黎墟商业颇为活跃,当时有个体商户23户,全部经营资金12800元(光洋),主要经营布匹、百货、杂货、副食品和药材等。铺面较大的是颜成利商号,有流动资金2000元光洋,其次是综合经营布匹、百货兼收购土特产品的林桂利、王万安、陈华隆等人。此外,还有小食店、加工酱油、烟酒、糕点等,有2户还经营烤乳猪。

      民国三十年(1941年),日本人在北黎设三井洋行公司,经营布匹、百货、副食品等商品,并成立北黎南洋公司,通过价格垄断勒索民财。1943年,日本人又在北黎设立三越公司,销售纱布、百货、日用工业品,并办食店和旅馆。

      商业的繁荣,人口大量聚集北黎,也促进了北黎其他事业的发展,如邮政、卫生、教育等等。

      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在北黎设邮驿,后清代亦如此。民国元年(1912年)初,成立邮局,分设北黎信柜。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北黎邮政代办所;1939年,设立北黎电话代办所;1928年春,在北黎设立同仁会医院;1946年,国民党感恩县政府在北黎创办感恩中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

      “以前北黎是东方市的中心,那时候从东方北上海口,北黎是必经之路。”在北黎生活了一辈子的窦广寿老人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告诉记者,原来北黎村有3条街道,最初比较窄,民国时期拓宽,车辆通行无阻。

      解放后,由于港口下迁至北黎河入海口,加之陆上交通逐渐发达,北黎村的交通咽喉作用不再。1957年,昌感县政府从北黎迁到新街后,车马喧嚣了长达1个多世纪的北黎村逐渐被冷落。

      由于河床抬升,上游水流变小,村头曾经“舟楫满港”的北黎河,如今已变成了无法行船的浅水河滩。如今,北黎村门庭冷落。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建起了新房子,只有一些舍不得故土的老人,仍在这里守着回忆过日子。

      “小伙子,我们北黎村什么时候能够再开发?”进村采访过程中,一位老太太叫住记者,满怀期待地发问。

      经了解,老人名叫钟四姑,儿女都搬到2公里外的北黎新村去了,只有她还在老房子里住着。她说:“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以前这里多热闹啊,我记得我八九岁那会儿,有大部队在北黎驻军,街上很多马。”钟四姑回忆说,傍晚时分,她经常跑到北黎河边,看当兵的洗马、纳凉。“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北黎重新开发,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