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前瞻:奔着全面从严治党去
截至7月2日,中央巡视组已进驻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人民日报社、中国铝业公司等11家单位。
6月23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今年第二轮专项巡视正式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指出,巡视顺党心、合民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巡视工作要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聚焦发现问题不动摇,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贡献。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第7轮中央巡视。从巡视对象的拓展,到巡视内容的深化,再到巡视成果的运用,新一轮巡视奔着全面从严治党而去,服务全面从严治党的印记越发深刻鲜明。
着眼于“全”——
中管央企完成全覆盖,党中央部门首次被纳入
经中央批准,本轮巡视对象包括26家单位。除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等17家央企外,还有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2个中央部门,交通运输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5个国家机关和单位,以及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等2个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央企占到本轮被巡视对象总数的65%,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已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探索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此轮巡视之后,由中央管理主要负责人,国资委、财政部分别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53家和2家央企将被全部扫描,五次全会部署的对央企的全覆盖将顺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前六轮巡视尚未涉及的党中央部门机构,在此轮巡视中已经出现。此番将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人民日报社等4个单位纳入巡视范畴,可视作一个新的起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分析认为,去年底中央纪委首次向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等7个党和国家机关派驻了纪检组,中央巡视工作遵循同样思路,真正体现出党内监督“全覆盖、无死角、不遗漏”。巡视监督覆盖中央部门机构和国家机关成为新常态,这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要求的必然举措,体现出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的鲜明特色。
“一托二”是今年首轮巡视中首创的工作方式,这次会议对此进行了总结。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张军指出,通过“一托二”创新,每轮巡视的任务量比以前增加一倍,节奏明显加快,成效更加明显。在首轮巡视中,发现一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形成巡视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材料100余份。鉴于“一托二”在加快巡视全覆盖步伐中发挥的有效作用,本轮巡视依然沿用,13个巡视组奔赴26个单位。
巡视全覆盖进程在加快,巡视队伍建设必须跟上。本轮巡视在巡视组人员配备上做了进一步充实,除继续从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中央组织部、审计署、省区市纪委等机构和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外,每个巡视组都增加了1名副组长,均为正局级领导干部,同时成员增加3-4人,总数均在20人左右。
13名组长中,有10人曾在今年首轮巡视中担任组长,初次“挂帅”的李熙、谢秀兰、王怀臣也都有丰富的纪检工作经验。39名副组长中,有15人参与了首轮巡视,24人则是“新面孔”,主要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中管金融企业纪委书记,还有一些来自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地方纪委或其他部门。这样的配置,一方面多渠道吸收人才支持巡视工作,另一方面也将巡视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对此,中央巡视组的一名同志说:“参加巡视不仅熟悉了巡视工作,而且对自身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锻炼。”
要害在“严”——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点检查“四个是不是”
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个中心,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的一条主线。在此基础上,每轮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都会提出一些新要求。从突出监督一把手,到加强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执行组织纪律情况的检查,再到强调巡视整改和开展专项巡视,巡视工作始终以创新的姿态前行。
本轮巡视又有什么新重点?王岐山同志在动员部署会上的一句话阐明了整体思路:“纪在法前、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就是治本之策。”具体说就是要在巡视内容上,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深化“四个着力”,重点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行为,紧紧盯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凸显中央正风反腐的坚强决心。
对此,王岐山同志着重强调,要聚焦聚焦再聚焦,突出专项巡视特点,检查被巡视对象是不是履行了党章规定的职责、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不是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不是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体现了对党忠诚;是不是存在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
提出对“四个是不是”进行监督检查的要求,既是对以往做法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更是对巡视工作要求的不断深化、不断提升。今年首轮中央巡视反馈时,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用纪律这把尺子度量问题。而从十八大以来已巡视的92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看,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严是带有共性的问题,国企形势更为严峻,“纪律破窗”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
综合前几轮巡视的情况,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依然存在,有些甚至转入地下;应付巡视组,前脚谈过话、后脚就被叫去和一把手吐情况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些违反政治纪律乃至干扰巡视工作的现象,一方面给巡视增加了难度和挑战,另一方面也正是巡视组要着力发现的问题。
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张军指出,“巡视是党章规定的重要制度,中央赋予巡视这么大的权力,不只是简单找几个具体的违纪问题,而是要维护党章、严肃党的各项纪律,真正体现出中央巡视的政治高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这就要求各中央巡视组手握纪律这把戒尺,严格用纪律衡量、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情况,都要在“严”上发力,猛击一掌,唤醒“大多数”党员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
“严”不仅体现在巡视内容上,更体现在自身要求上。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此次《条例》修订,对巡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方式权限、纪律要求等作出明确规范,对于推动依法依规开展巡视、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从时间上推断,本轮巡视期间,《条例》很有可能会颁布实施。以此为契机,如何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也将是一大看点。张军表示,“依法依规开展巡视,除了加强巡视自身的纪律建设,严守保密纪律和廉洁纪律外,还要进一步严格依据党内法规、政策和程序进行巡视,严格按照巡视授权的范围、权限、方式开展监督,严禁超越权限处理问题,确保巡视工作始终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
关键在“治”——
辩证看待巡视发现的问题,激活自我纠错能力和改革动力
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党的纪律松弛,顶风违纪突出;权力寻租盛行,侵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缺位,违规决策频发……今年首轮专项巡视晒出的问题清单,再次提示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的紧迫性。
发现问题就要积极整改,解决“怎么办”首先必须弄清“怎么看”。王岐山同志明确要求,各巡视组要坚持“两点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把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既充满自信,看到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又直面问题,找出病灶、举一反三,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以问题倒逼改革”。
稍加回顾,可以发现这其实是“说新词儿不忘老词儿”。在前几轮中央巡视动员中,已多次强调对被巡视单位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特别是对重点专项问题深入了解时,要注意分析历史原因,了解演变历程,区分性质,分清责任。这既体现了问题导向和辩证法,更体现了实事求是和方法论——成绩和问题在各被巡视单位都客观存在,但巡视的任务是发现问题,而且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这一视角看,就绝不能把发现问题看作坏事,而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积极推动问题解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巡视发现问题不处理,巡视就形同虚设”,巡视最终的落脚点在“治”。在许多人看来,巡视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老虎”的落马,但这远远不能体现巡视的全部作用,震慑、遏制、治本作用综合显现,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今年首轮巡视中,很多央企对照已经巡视过的单位所发现的问题,闻风而动提前进行了整改处理,巡视期间也不断通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这本身就是“惩前毖后”作用的具体体现。本轮巡视则继续强调,巡视整改要贯穿巡视工作全过程,激活被巡视单位自我发现、自我提出、自我整改突出问题的动力,督促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在巡视前、中、后三个阶段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
“巡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能有效解决中国问题的原创性制度。放眼全世界,任何一个政党在党内监督和自我纠错上,都没有如此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度。”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工作让党内外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和极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有力度,更要有深度。在总结以往巡视经验的基础上,本轮巡视要求各巡视组高度重视巡视专题报告,对于那些具有共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加强综合分析,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反映,对解决问题有普遍性建议,助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巡视治本作用。可以期待,巡视总结提炼发现的问题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更多巡视成果将在深度挖掘中释放红利。
定位在聚焦中更加精准,内容在深化中更加清晰,方式在创新中更加有效。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柄利剑,巡视在实践的磨砺中更见锋芒。征尘未洗,今又出发,各中央巡视组以快马加鞭的工作状态、严谨守纪的工作作风、敢于动真碰硬的勇气智慧,诠释忠诚干净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奔着全面从严治党而去!(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