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战“疫”:与病毒赛跑 走进这些看不见的“大白”
密闭的检测室里,“大白”们在做核酸检测工作。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早上8点,在结束了长达9小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后,“大白”王文慧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脱下不透气的防护服,走出密闭的检测室,给家人打去电话:“今天也不回家了,衣服都带过来了,放心吧。”深深的口罩勒痕、满眼血丝,刚工作一整晚的王文慧难掩疲态。
和大家经常看见的“大白”不同,王文慧是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她和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病毒“赛跑”,这些“看不见的大白”,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默默守护椰城。
“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核酸样本都会到达这里,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检测出结果,我们这边快一分钟,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就小一分。”王文慧和同事们十分谨慎,“送过来的核酸样本中出现阳性样本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还要在尽可能快的前提下保证准确度。”
密闭的检测室里,“大白”们在做核酸检测工作。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这几天,根据流调结果,排查到的密接和次密接者数量不断增加,成千上万的样本被源源不断送到检测室,王文慧和同事们也形成了24小时4班倒的工作机制。
进检测室之前不喝水已成为王文慧和同事们的默契,“尽量让自己在工作时间不上厕所,实在憋不住了才出去。”王文慧说,“没有人有怨言,大家也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自从海口市出现确诊病例开始,王文慧和同事们就很少回家了,“回家会压缩休息的时间,还不如在办公室的床上多躺两小时,能够更快恢复精力。”王文慧笑着说。
密闭的检测室里,“大白”们在做核酸检测工作。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夜晚的实验楼灯火通明,除了王文慧经常待的四楼检测室,三楼的实验室也有人在彻夜奋战……
3月30日凌晨两点,接到紧急电话的何秀美从家里赶到实验室,为海口刚发现的一例核酸阳性样本做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流程繁琐,直至中午十二点,何秀美才完成所有步骤走出实验室。
“做实验的每一步都要特别小心,万一步骤有偏差,就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何秀美解释,通过及时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迅速锁定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分型,为疫情防控部门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海口市接连出现好几例新增确诊病例后,关于防疫工作的最新要求不停传到实验室,“有些较紧急的基因测序要求尽快出来,压力也比较大。”何秀美坦言
紧张有序、随叫随到,已然成为王文慧、何秀美和同事们的常态,疫情之下,这些“看不见的大白”在实验楼里全力守护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