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脊梁不沉的岛 党员干部带领北港村民凝结成防线
7月21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肆虐后的北港岛及周边一片狼藉。本报记者张茂摄
一个个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带领闯海的北港村民凝结成一道摧不垮的防线——
不屈的脊梁不沉的岛
那一夜,91岁的赵成南老人看着肆虐的狂风、倒灌的海水和一间间坍塌的房屋,不禁仰天长叹——
“这岛完了!”
北港岛,这个在400多年前琼北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村落,没有像附近的72个村庄一样永远陷落大海,却与陆地割裂,成为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来袭,瞬间唤起了北港岛民对400多年前那场灾难的可怕记忆。
然而,可怕的记忆没有成为噩梦。大灾来临时刻,一个个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凝结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房子塌了!”
熊延胜上岛的时候,是7月17日上午11点多,浪静风平。
他是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镇长,接到防风通知后,和外出避风的村民反道而行,带领6名镇干部前来。
12点,他召开村干部和党员会议,层层发动。世代以海为生、与风为伴的村民,见惯了台风暴雨,一些人并不以为然。
收集到这些信息,熊延胜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下午5点,他决定组建一支应急救援队,由镇村干部和党员组成。当晚,救援队进行了应对演练。
18日一早,起风。救援队兵分两路,一路储备物资,一路继续挨家挨户告知风讯,劝说撤离。
风浪骤急,老少妇孺上了防洪楼。
“西北方向,潮水涨得猛,不妙!”下午1点半,熊延胜接到报告,心提到嗓子眼。
“快,马上组织第二次转移!”熊延胜赶紧下令。应急救援队奔向一个个留守的村民家。有楼房的,上楼;能就近安置的就近安置。
下午3点多,风怒吼着,咆哮着,无情地撕扯小岛。防洪楼挡不住风的力量,开始摇晃。大门吹开了,一个人去关,风又吹开了;两个人去顶,还是不行……整整11个人,硬是把门给顶住。
窗外,台风卷起一切能卷起的东西,发出恐怖的撞击声、撕裂声,小孩给吓哭了,女人们都战战兢兢。
海水开始倒灌,从四面八方扑来。天地连成一体,小岛一片浑浊。
突然,有人尖叫,“房子塌了!”
小岛孤悬海上,建一幢楼房的代价远比陆地要高出数倍。辛苦攒足半辈子钱盖起的房子是岛民的心血和希望。男人慌了,女人抽泣,风在狂。房屋一间间垮塌,防洪楼里的男男女女眼睁睁看着,像是身上被生生割了肉。
“房没了,以后住哪?”
抽泣,从一个角落蔓延开来,渐渐变成哭声一片……
“是党员的站出来!”
晚上6点多,各临时安置点的信息汇总上来,缺了几个人。村支书蒋侯吉惊出一身冷汗。
是坐等消息,还是出去搜寻?外面风势猛烈,村民生死未卜,此时派人出去十分危险。熊延胜,这个北港村抗灾前线总指挥,脑子里激烈交锋。
沉默片刻,熊延胜走到众人面前,大喊:“是共产党员的全部站出来!”
没有迟疑,没有退缩,齐刷刷,党员们默默地从人群中走出,像入党宣誓时那样坚定。
联系北港村的镇干部王示楷一声不响,靠着墙角,手捂着脸,想哭。熊延胜看见了,冲他吼:“你给我憋住!党员不能哭!你一哭,老百姓还不乱了?”
王示楷当然不孬。从2002年挂点北港村到现在,10多年来的相处,他早已把自己当成北港人。让王示楷揪心的,是不远处自己的家,邻近的滨海村,同样正遭受风魔的侵袭。电话打给卖杂货的妻子,不通;打给邻居,邻居说,你家店被风吹倒,你妻子不见了;家里,还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
浊黄的海水越来越深,王示楷和全体党员跌跌撞撞地冲出防洪楼,任凭洪水漫过胸口。
“你连家都不要了,还回来干什么?”
19日凌晨1点多,风小了,海水渐退。
凌晨4点,天空泛白,晨曦,洒向北港岛。
全村开始清点人数。早晨7点多,最后两位下落不明的村民还活着的消息,传到了防洪楼。1140人,一个不少!
激动的掌声在防洪楼里骤然响起,在惊恐、痛苦和忧虑中捱过一宿的人们,露出幸福的微笑:人在就好,人在就好。
“那种幸福感,是我活了几十年来最深的一次。”演丰镇干部翁裕和感慨万千。
也许只有经历过磨难,才会懂得,世间一切美好,莫过于劫后余生,莫大于同舟共济。
回想那一夜,村民周乃文嗓门大了,“这些干部都是不怕死的!椰子树被吹得都能砸死人的台风天,这就是战斗!这些人都豁出去了!”
其实,谁没有自己的家?谁的生命不是只有一次?
蒋侯吉忙了一夜,回到家时,发现自家新盖的楼房变了样。窗户、玻璃、家具不见了,倾注半生心血、寄托一家全部希望的渔船和渔排都毁了,一辈子抠牙缝攒下的家当一夜间荡然无存。
妻子看见他回来,嚎啕大哭:“你连家都不要了,还回来干啥?”
“什么都没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蒋侯吉的泪水止不住滚下。
然而,蒋侯吉知道,还有很多人和他家一样。泪水还没干,他扭头就回防洪楼了。
清晨7点,北港村党员干部会议召开,部署救灾工作,察看灾情,统计损失。
直到这时,陆续回家的村民看到了他们这一生都没有见过的凄惨景象——
昔日海风宜人、渔歌唱晚的北港岛,如今断壁残垣,海水还没有退完,有些路段深过腰部。锅碗瓢盆漂浮在水面上,散落在村头巷尾。
陈泽川家是最靠近小岛码头的,三层小楼前原本有片外挡墙,雕着三角梅的小花朵甚是好看,可一场台风过后,墙被拱塌了大半。
和陈泽川家一样,全村930多间房屋受损,141艘渔船覆没,23个渔排,只剩下七零八落的木块和渔网。
“好日子一定还会过上!”
北港岛孤悬海外,1140个村民的安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19日中午时分,正为没饭吃、没水喝犯愁的陈泽川,突然发现屋前热闹起来,码头上站满了人。
海面上,一艘冲锋艇正向码头急速驶来。
“市委书记、市长来了!”很多村民一边喊,一边从村内跑来。
人们激动极了,使出很大的力气鼓掌,喜悦的泪花在许多人的眼眶里打转。“这是台风后上岛的第一艘船!”
像见了亲人,人们围住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海口市长倪强等人,七嘴八舌地讲述着灾情。
无情的大自然,曾割裂陆地和北港的相连,却割不断党和政府同北港人的深情。
此时,北港岛储备的应急物资告罄!千余人没饭吃、没水喝、没有电!
爱心,迅速涌向北港岛。援助小岛的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
特警来了,乘坐两艘机帆船送来了水;
部队来了,30人先头部队乘冲锋舟送来食品和水;
医生来了,带来了急需的药品;
电工来了,迅速抢修电力设备;
爱心企业来了,送来了必备物资;
……
每有物资到岸,村民们都自觉去码头搬运。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话来表达感激,只伸出大手紧紧地握住你。
风雨过后,演丰镇委租了条小木船,往返接送北港村民到铺前镇去买生活必需品,渔民自己也带回了柴油、矿泉水、饼干、方便面……
21日,村民招连顺在塌了半面墙的厨房墙垛上,晒起了一些红鱼片。这些鱼是招连顺早上刚刚打回的,晒干了可以拿到铺前卖。招连顺说,“台风把家毁了,我们就再建起来,生活还得重新开始!”
是的,生活虽然平淡,而活着总得有滋有味。就像鸟儿始终要归巢,耕耘过的土地最终会有收获,重建,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力量!
此刻,北港岛四周风平浪静,海面上跳跃的鱼儿给小岛的沧桑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短评
共产党员是不屈的脊梁
1140人,一个不少!
村子淹了,房子倒了,渔船毁了、家具泡了……但是,村民一个都不少,“零伤亡”是海口美兰区演丰镇北港岛灾情发生后交出的答卷。在这份来之不易的答卷背后,彰显了当地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的作用。
灾难面前,党员干部是挡风墙,是主心骨。是暖心的篝火,是坚定的力量。从灾前成立抢险小分队、组织群众紧急撤离、灾情发生后的排查和应急处理,决策科学果断,行动雷厉风行。这是当地镇干部、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得的。只有真正心系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才会将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如此扎实。
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同样令人感动。演丰镇工作组的成员,没有一人趁台风来临之前离开,始终与群众生死与共战斗在一起。有的干部流泪参加抢险,而顾不上同样受灾的妻儿父老。他们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相信,有了这样坚强的战斗堡垒,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关隘。人在希望就在,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家园一定会重建起来的,小岛不会沉,海南会更好。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